小兒白癜風有哪些不同的特點(皮膚上出現白斑并不都是白癜風)
白癜風在任何年齡均可發病,其中嬰幼兒及兒童的患病情況、發病原因、病情進展、防治、預后等都具有其特點,是構成白癜風的特殊群體,有報告表明,小兒白癜風約占白癜風患病總人數的25%。因此,了解和掌握小兒白癜風的特點,有助于對白癜風呢感進行更深入的認識。
(1)患病情況:患兒發病最早為出生時,10歲以前發病者,約占白癜風患病總人數15%,患兒女性明顯多于男性。
(2)誘發因素:患兒家族史陽性率較高,而且其家族中常有早產史,說明遺傳因素在小兒白癜風發病中的重要作用,部分患兒的師法皮筍在膝、肘、前臂、手足等易受外傷部位,提示外傷可能是小兒白癜風發病誘發因素。
(3)皮損部位:小兒白癜風的皮損分布位于頭頸部者約為50%、雙下肢者約為28%、軀干部則約為18%、會陰部者約為6%,最先發現的部位常為外生殖器、肛周等處。始發皮損多位于膝、肘、前臂、手、足跟等易受外傷處。
(4) 皮損分布:患兒皮損泛發周身者占兒童患病總人數的33%~42%、呈皮節分布者占17%~9%、局限和散發者占30%~50%。有質料表明,約節段型白癜風患兒的發病年齡小于10歲。
(5) 病情變化:皮損始發年齡的大小對白癜風的病情影響較小。由于小兒白癜風多為階段病情處于穩定狀者較成人患者要多,多數節段型白癜風患兒發病后一年,病情即可相對穩定。
(6) 身體狀態:患兒伴有自身棉衣性疾病的人數,明顯少于其他年齡組的白癜風患者,但特異和非特異性自身抗體的檢出率卻較高,如對152例小兒白癜風進行自身抗體檢測,結果血清抗核抗體陽性者23例(15%),甲狀腺抗體陽性者33例(22%),甲狀腺微粒體抗體陽性者23例(15%),而且患兒的一級和二級親屬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病率和發育前灰發的發生率,均較正常對照組要高。提示小兒白癜風患者發生自身棉衣性疾病的風險增大。
(7) 心理狀態:學齡前患兒的主要生活環境為家庭,而且常常以自我為中心,白癜風常不會造成對患兒心理的影響。但學齡期患兒對周圍人群的冷落,嘲弄較為敏感,自尊心較強已經受壓力,導致心情郁悶、性格孤僻、睡眠障礙等,甚至產生自卑感,可影響病情穩定和治療效果。
(8) 治療效果:小兒白癜風對各種復色療法反應比較敏感,白班復色率較成人要高,但由于小兒處于身心發育階段,皮質類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劑、口服PUVA等療法不良反映應較大,對患兒身體發育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在制定治療方案時,應權衡利弊,以最好的療效、最小的藥物副作用為前提進行施治,維護患兒正常的身心發育
皮膚上出現白斑并不都是白癜風,除了白癜風以外,還有很多病可以表現為皮膚白斑或者淡白色斑,這里包括很多疾病,先天性色素減退病及后天性色素減退病。舉一些例子比如貧血痣、無色素痣、白化病、花斑癬、炎癥后色素減退等等。所以并不是皮膚出了白斑就是白癜風。
白癜風的白斑在發病之前局部沒有炎癥,而且沒有任何癥狀,一般不疼不癢,皮膚上出現淡白色的斑或者瓷白色的斑,而且白斑部位可以出現毛發變白。
很多白癜風病人在發病前有外傷史,首先在外傷的部位出現白斑,在這個基礎上白斑擴大、增多。所以患白癜風的患者一定要注意避免外傷,避免不必要的手術。
白癜風是一個后天獲得性的色素減退病,不是先天病。白癜風的發病機理目前不是很明確,但是有很多學說,如遺傳學說,自身免疫學說,黑素細胞自損學說,神經化學學說等等,目前研究傾向于自身免疫學說。在白癜風進展期,如果有外傷白斑會擴大,所以在進展期,要注意避免外傷和不必要的手術。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105.html發布于 2023-07-16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