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風有哪幾種常見的類型(中醫治療白癜風的方法有哪幾種)
白癜風的突出表現就是局部皮膚變白。皮膚變白在臨床上稱為色素減退。有色素減退癥狀的疾病很多,常見的有如下幾種:
(1)白化病 是一種遺傳性疾病,自幼發病。表現為全身皮膚變白,毛發白色或淡黃色,眼睛亦缺乏色素,并畏光。
(2)貧血痣 亦為自幼發病,好發于面、頸、軀干或者其他部位。邊緣無色素加深現象。拍擊摩擦局部,淡色斑本身不發紅,而周圍皮膚發紅。
(3)白色糠疹 多見于兒童及青少年,主要在面部,也見于頸部、上臂和肩部。表現為片狀白斑,邊緣不太清楚,斑的表面有灰白糠狀鱗屑,輕度瘙癢。
(4)花斑癬 多見于青年人,主要發于前胸、后背及頸部。開始為淡褐色針頭至米粒大小斑,表面少許細糠狀鱗屑,皮損在消退過程中變白,因此可看到淡褐色斑及白色斑并見。取鱗屑鏡檢可查見霉菌。
(5)老年性白斑 是一種老年性退化現象。多見于45歲以上中老年人,并隨年齡而增加。好發于軀干、四肢,特別是大腿部,而顏面部不會發生。白斑境界清楚,針頭至綠豆大小。白斑處皮膚稍凹陷,邊緣無色素增多現象。
由引可見,皮膚變白不一定就是白癜風,還應根據其好發部位、年齡、皮損特點及伴發癥狀加以鑒別,以免誤治漏治。
中醫有幾種治療白癜風的方法?
中醫稱白癜風為“白癜”、“白駁”、“白駁風“。認為它的發病機制是由于”風邪博于皮膚、血氣不和所生也“。強調此病“施以早治……初服浮萍丸,次服蒼耳膏.”等治療. 由于對病因病機的看法不一,白癜風的中醫辨證論分型方法及內服中藥的方劑成分也就有所不同,歸納各家的療法大致有八種:
(1) 氣血不和型:患者病期長短不一,局限于頭、面、頸、四肢或泛發全身。白斑色淡、邊緣模糊、發展緩慢,兼見神疲乏力、面色蒼白、手足不溫、舌淡潤、脈細。宜調和氣血,疏散風邪.方用雙藤桂枝湯加減。治療22例白癜風患者,結果痊愈12例,顯效10例。
(2) 濕熱蘊阻型:皮損易發于面部及五官周圍,夏秋季易發展、擴大、白斑白而帶紅,邊界截然,時感微癢。皮膚白變前常伴明顯瘙癢。有皮膚過敏史,兼可見肢體困倦、頭重、納呆、苔膩、脈濡或滑。宜清利濕熱,調和氣血。方用萆解滲濕湯加減。治療32例白癜風患者,結果痊愈20例,顯效12例。
(3) 肝郁氣滯型:主要表現為白斑無固定好發部位,色澤時暗時明,皮損發展較慢,常隨情感變化而加劇。多見女性,常伴胸肋脹痛,性急易怒或憂郁、月經不調或者乳房結塊。苔薄潤、脈多弦細。宜疏肝解郁、活血祛風。方用柴胡疏肝湯合桃紅四物湯加減。治療100例白癜風患者,結果痊愈12例,顯效32例,有效46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90%。
(4)肝腎不足型:本型病例病程較長,白斑局限或泛發,發展緩慢,或有家族史。白斑邊界截然,脫色明顯,脫色斑內毛發多白變,病程長,療效較差。兼可見頭昏,耳鳴、腰膝酸軟。舌淡或紅,苔少,脈細弱。宜滋肝補腎,養血祛風。方用一貫煎合四物湯加減. 治療150例白癜風患者,結果痊愈14例,顯效50例,有效83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8%。
(5)氣血瘀滯型:本型病例病程長,白斑局限或泛發,多不對稱.發展緩慢,可穩定不愈.白斑脫色明顯,邊界清晰,斑內毛發變白.舌紫暗或者有瘀點,或舌脈怒張,眼結膜血管粗而彎曲,苔薄,脈澀.宜活血化瘀、祛風通絡。方用通竅活血湯加減。治療141例白癜風患者,結果痊愈5例,顯效17例,好轉107例,無效12例。
(6)脾腎陽虛型:本型病程遷延,多呈慢性進行性發展,似有夏輕冬重傾向。白斑脫色明顯,可至純白色,其內緣色素反而較深,斑內毛發多變白。或兼有形寒肢冷、腰酸腿軟、便溏溲清。舌淡胖嫩,脈沉細無力。宜溫補腎脾、活血祛風。方用右歸丸合痛泄要方加減。治療45例白癜風患者,結果痊愈7例,顯效11例,有效20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88.44%。
(7)心腎不交型:本型特點為皮損多按皮節分布或者一定的神經區域分布.好發于青壯年,常突然發病,發展快,活動期多在1年內.可伴有習悸、失眠健忘、腰膝酸軟。發病前常有一定的精神神經因素。宜交通心腎,滋陰養血。方用歸脾湯加減。配合外涂藥治療60例肢端型白癜風患者,結果痊愈10例,有效39例,總有效率81.7%。
(8)脾胃虛弱型:此型小兒多見.白斑好發于面部,呈淡白或灰白,邊界欠清,體倦,納呆,或便溏,舌淡,脈濡細.宜健脾益氣,補中和胃.方用參苓白術散. 治療84例白癜風患者,結果痊愈17例,顯效49例,有效46例,總有效率78.57%。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117.html發布于 2023-07-17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