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展期白癜風的幾種治療方法(在生活中怎么自查白癜風)
一、 糖皮質激素 治療白癜風的機制尚不清楚。白癜風發病機制之一是與免疫有關,如尋常型白癜風,故運用糖皮質激素有可能增強對黑素細胞的保護或是局部抑制其免疫反應、阻抑病情,賦活黑素細胞再生色素。適用于炎癥或免疫反應引起的白癜風,分系統性用藥與局部外用兩種。
1 系統性用藥 適用于進展期及泛發性白斑,尤其對應激狀態下白斑迅速發展及伴發免疫性疾病者,系統性糖皮質激素治療可阻止快速進展期的病情快速發展。有時對呋喃香豆素類藥物無效者,加用或換用激素后可望獲效。糖皮質激素品種繁多,使用劑量不一,筆者推薦的小劑量強的松治療有效、安全;強的松每日15mg,分1~3次服用,連服1.5~2個月。見效后每2~4周遞減1片(5mg),直至隔日服1片,維持3~6個月。國內報道有效率為74%~90%,顯效率為27.5%~50.0%。應用時應注意藥物的禁忌證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
2 局部外用 以糖皮質激素配制成不同劑型的外用藥,如軟膏、霜劑、凝膠、溶液等外涂白斑處。局部涂用激素制劑僅適用小于體表面積10%的小面積白斑,尤以進展期的白斑療效為好。國內報道有效率為56%~90%,顯效率為20%~60%。外用激素種類應依皮損部位及年齡選擇使用:面部及黏膜部位選用弱效的,如0.05%地奈德霜、0.1%地塞米松霜等;其他部位選中效至強效的,如0.2%戊酸氫化考的松、0.05%地鹵美他松軟膏等;幼小兒童選弱至中效,而年長兒童及成人可用強效。長期、連續在同一部位涂藥易引發痤瘡樣皮疹、毳毛增多、毛細血管擴張、皮膚萎縮等不良反應。此外,眼周涂藥要特別小心,因有誘發眼內壓增高和青光眼報道。糖皮質激素針劑白斑皮內注射治療白癜風的療效不比外涂激素治療的效果好,并易產生局部的不良反應,而且經注射治療無效的病例改用其他療法亦難取得療效。
二、中醫中藥 中醫藥治療適用于各型各期的白癜風,療效肯定。中醫認為情志內傷可以造成肝氣郁結、氣機不暢、復受風邪搏于皮膚,致氣血不和,血不能營養肌膚;日久肝氣橫逆而犯脾,出現肝脾不和,風濕遏于絡脈;肝腎同源,肝虧腎虛,營衛無暢達之機,皮毛腠理失養而致病。疏肝解郁、活血祛風是治療白癜風的主要法則。治療時依據辨證兼用滋肝補腎、調整免疫的藥物,同時考慮到有利于恢復或加速黑素細胞合成黑色素,可在處方中酌情加入白芷、獨活、蒼術、虎杖、沙參、補骨脂等富含呋喃香豆素類物質。基本方:全當歸10g,郁金10g,白芍10g,八月札15~30g,益母草12~16g,白蒺藜12~18g,蒼耳草12~15g,茯苓10~12g,靈磁石(或自然銅)30g,隨癥加減。可以設想白癜風的治療若能以辨證論治為指導,從病機著手,整體出發,而又注意個體的差異,在選藥立方時注意多環節調整,搞好處方設計,在實踐中逐步探索出最佳方案,可望提高中藥治療白癜風的療效。此外,還有不少治療白癜風有效的中藥外涂藥物,限于篇幅不一一介紹。
三、其他:國外發現一些藥物兼有治療白癜風的功效,如卡泊三醇軟膏、凱林凝膠、假過氧化氫軟膏、前列腺素E2凝膠、他克莫司軟膏、米諾地爾酒精溶液及苯丙氨酸內服及外用。可以在皮膚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生活中如何自查白癜風?
1、人體各處皮膚、口腔及外生殖器黏膜等部位均出現大小不等、單個或多發的不規則白色斑塊,白色斑塊面積逐漸擴大,數目增多。白癜風雖然都表現為白色斑塊,但是色素脫失的程度卻可以不一樣,可以表現為淺白色、乳白色、云白色和瓷白色。在極少數情況下,白斑會出現自行縮小或消失。
2、一般來說白斑和正常皮膚分界清楚,但是如果是處于進行期白斑邊緣也可以表現為模糊不清,有的可以在白斑周圍出現一種顏色界于正常皮膚和白斑之間的擴散暈環。白斑內毛發可呈白色,也可正常,也可黑白相間,毛發變白者療效相對要差,白斑消失后,毛發也癜風易于診斷,對早期脫失不完全,邊緣模糊的損害須與以下疾病鑒別:
( 1 )貧血痣: 是一種先天性減色斑,多在出生時即已存在,由于減色斑處可以轉黑。一般來說白斑表面光滑,無鱗屑或結痂,感覺和分泌功能都正常。但也有少數病人感覺白斑處發癢,個別是劇癢,這種情況在白斑在發展和見效的時候可以見到;還有少數白癜風患者白斑部位分泌的汗液有異味。
典型白毛細血管較正常稀少,摩擦患部時周圍皮膚充血而白斑處依然如故,由此可與白癜風區別。
( 2 )無色素性痣:出生后或出生后不久發病,損害往往沿神經節段分布,表現為局限性或泛發性減色斑,境界模糊,邊緣多是鋸齒狀,周圍幾無色素增殖暈,有時其內混有淡褐色粟粒至扁豆大雀斑樣斑點,感覺正常,持續終身不變,是神經痣之一型。
( 3 )花斑癬:是一種由糠秕馬拉色菌引起的皮膚淺部真菌感染,好發于上胸部或背部,逐漸蔓延至頸前,肩部甚至面部,腹部和下肢皮損開始時為細小斑點....
( 4 )盤狀紅斑狼瘡:特別發于面頰及唇部的盤狀紅斑狼瘡,當治愈后常遺留下界限清楚之暖色素性斑片,面似白癜風,但是此暖色斑總有些萎縮及毛細血管擴張,有時尚可發現粘著性鱗屑,及其下擴大的毛囊口與角質栓。
( 5 )粘膜白斑:唇粘膜及會陰部白癜風常易誤為粘膜白斑。粘膜白斑多呈現網狀條紋狀或片狀,為白色角化性損害,常劇癢。而白癜風僅是色素脫失,表皮正常,在鄰近皮膚或其他處常可找到脫色性病變。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136.html發布于 2023-07-18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