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風臨床有哪些類型(怎樣區分白癜風的進展期與穩定期)
不少患者通過電子郵件詢問?您們的藥物對我有效嗎?多長時間能治好白癜風?諸如此類的問題是很難能簡單地回答清楚的。事實上,白癜風因其病因、病理機制、白斑分布部位、面積大小、病程長短等不同,治療方法不盡相同,治療效果的差異也是很大的,臨床治療需首先明確診斷,進一步區分不同類型,作為制定治療方案、選擇治療方法及藥物的依據。
那么,白癜風臨床如何分類?迄今為止,國內外沒有統一的分類標準,國內學者目前多沿用1994年全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會色素病學組確定的分型方法,即將白癜風分為二型、二類、二期。
一、 二型:
(一)尋常型
1.局限性,大小不一,局限于某一部位。
2.散發性、多發型白斑,往往對稱分布,白斑總面積不超過體表面積的50%。
3.泛發性,白斑多相互融合成不規則大片而累及體表面積的50%以上,有時僅殘留小片島嶼狀正常膚色。
4.肢端性,如面部、手足指端等部位,而且主要分布在這些部位,少數可伴發軀體的泛發性白斑。
局限性 散發性 泛發性 肢端性
(二)節段型
白斑為一片或數片,沿某一皮神經節段支配的皮膚區域走向分布,一般為單側。
二、 二類:
(一)完全性白斑
白斑為純白色或瓷白色,白斑中沒有色素再生現象,白斑組織內黑素細胞消失,對二羥苯丙氨酸(多巴)反應陰性。
(二)不完全性白斑
白斑脫色不完全,白斑中可見色素點,白斑組織內黑素細胞數止減少,對二羥苯丙氨酸反應陽性。
三、 二期:
(一)進展期
白斑增多,原有白斑逐漸向正常皮膚移行、擴大,境界模糊不清。
(二)穩定期
白斑停止發展,境界清楚,白斑邊緣色素以上分型方法,參照白癜風可能病因、有關(部分)實驗室指標,結合白斑的臨床形態、分布部位與范圍及治療反應等綜合考慮。
一般認為,尋常型白癜風其發病機理系自身免疫機制引起,患者病情活動可持續終生,治療對免疫調節藥物有效。而節段型白癜風可能與局部交感神經機能障礙有關。白斑通常發展一年后靜止,治愈后亦很少復發,但治療上,對各種藥物療法如皮質類固醇激素、光化療的反應均較差。我們建議節段型病例在病情穩定后采用自體表皮移植術治療,其治療效果是相當可靠的。不完全性和不完全白斑因其色素脫失的程度、黑素細胞遭受破壞的數量寡眾不同,其白斑治療的難易程度亦不同。不完全性白斑,色素脫失的程度輕,黑素細胞尚未完全消失,因而治療較為容易,對藥物治療反應較好,治愈的機會較大,反之,完全性白斑因其色素脫失的程度重,黑素細胞已完全消失,因而治療較為困難,對藥物治療反應差,治愈的機會較小。但這類白斑仍可通過白斑周圍正常皮膚的黑素細胞增殖向白斑區移行或白斑區毛囊內的黑素細胞增殖,向毛囊口及毛囊口周圍皮膚移行,而達到治療目的。如果白斑面積較大,且毛囊內的黑素細胞亦完全消失,則治療就較困難發。但盡管如此,仍可通過外科治療方法,如黑素細胞移植方法達到治愈的目的,就黑素細胞移植方法來講,無論完全性還是不完全性白斑,無論其毛囊內黑素細胞是否完全消失,也無論白癜風的病程長短,其治療效果都是一樣的,無大差異。
進展期白癜風,因其誘發因素可能還存在,引發白斑的內在病理變化仍在發展,因此,當首先避免誘發因素,治療當以藥物為主,兒童患者、小面積、單發性白斑,可試用作用緩和、刺激性小的外用藥或皮質類固醇激素類軟膏外用,若白斑散在多發、發展擴散較快且面積較大者,必須內外結合、以內治法為主,且堅持綜合療法,且不可隨意中斷治療或更換治療方法,以免延誤病情,失去最佳治療機會。穩定期白癜風患者,局限型、白斑面積小者,可采用刺激性較大的外涂藥物,以及日曬、紫外線照射或局部光化學方法,如果療效緩慢,或位于暴露部位且求治心切者,可采用自體黑素細胞移植手術治療,可在短期內消除白斑。如果白斑面積較大者,亦應采取綜合治療方法,當注意長期用藥的毒副作用,既使外用藥亦應注意大面積使用藥物經皮吸收的毒副作用。亦可使用全身光化學療法(PUVA)。目前,有窄波UVB治療儀,用于治療白癜風,較傳統的長波紫外線照射效果更好,且副作用小。我院采用窄波UVB 治療大面積白癜風患者,取得了非常滿意的治療效果。
此外,泛發性穩定期患者,亦可采用自體表皮移植方法先消除面、頸、手臂等暴露部位的白斑,這樣可解除患者心理焦慮和精神壓力,使全身治療收到事辦功倍的效果。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除非白斑擴散較快,病情進展迅速者,且不可濫用激素類或免疫抑制類藥,此類藥物即使 對于病情發展較快者,亦絕非首選方法,實踐證明,使用激素類藥物治療,不僅有嚴重的副作用,且停藥后,產生的黑素島往往迅速消失,且再次使用激素藥,或停用激素后使用其它藥物治療,往往產生治療抵抗,增加治療的困難。
我們通常是根據病史和體征兩方面依據來判定白癜風的進展期與穩定期。
病史上,以病人自述為依據。白斑在半年內無擴大,亦無新發白斑為穩定期,反之,半年內白斑有擴大,或有新發白斑,為進展期。當然,以半年作為一個區別的時間標準,是相對的。意大利學者Liliana Guerra規定過去18個月內無新發疹發生,無同形反應,為穩定期。
體征上,白斑境界清楚,或周圍有色素加深現象為穩定期,白斑境界模糊,與正常皮膚無明顯界線,呈移行狀態者,為進展期。
通常在同一個患者個體上,既有境界清楚的白斑,亦有境界 模糊的白斑,說明部分白斑處于靜止狀態,部分白斑處于擴展狀態。但所謂穩定期與靜止期,系指患者整體而言。只要有一個白斑擴大或只有一個新發白斑,也說明患者機體處于白癜風進展期。只有所有的白斑均無擴大,境界均清楚且無新發白斑者,才屬于穩定期。明確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曾遇到一個病人,雙手腕白斑三年,檢查境界清楚,但她就診時因急于做黑素細胞移植術,隱瞞了兩個月前上胸部有蠶豆大小的兩處新發白斑,我們的醫生亦未做全身詳細檢查,結果連續兩次做雙手腕白斑自體黑素細胞移植手術,均失敗。亦有從外省遠道而來我院行黑素細胞移植術的患者,在來并前電話咨詢時告訴醫生近期無新發白斑,但就診時醫生發現白斑境界模糊,全身檢查發現有新發的小片白斑,而不能行移植手術,必經藥物保守治療一段時間,患者因浪費了時間和車費而感到很失望、很沮喪。因此,外省市的患者 來我院做黑素細胞移植手術,一定要認真地檢查全身,仔細地觀察白斑形狀,做出自我分析判斷,確認病情處于穩定期后再啟程就醫。
白癜風的穩定期和進展期并不是絕對的,常常交替出現。一個初發的白斑,往往是圓形、隋圓形或類圓形的,穩定期后白斑境界轉清楚。但由于某種環境因素的激發,病情再次活動轉入進展期, 此時白斑并不是等比例的放射性擴大,而是在白斑的某一側境界模糊與正常皮膚的界線消失,向正常皮膚擴大移行,而使白斑呈不規則狀,如此白斑穩定與進展反復交替,則使白斑呈地圖狀外觀。 因此,在判斷白斑是否穩定期時,一定要仔細觀察白斑的全部邊緣是否清楚,即使白斑邊緣某一側或僅是一個點上局灶性模糊,亦提示病情尚處于進展期或 穩定期轉入進展期。
進展期與穩定期的治療方法是不同的,因此,正確判斷白癜風的進展期和穩定期,對于指導臨床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178.html發布于 2023-07-20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