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 李培根(如何評價李培根)

摘要: 深圳市特發信息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公司。原董事長季德軍在任期間,業務蒸蒸日上,公司成功上市。季德軍是武漢一中61屆校友。他很感激母校的培養。他深深地回憶道:學校里嚴謹的教學幫助我們...

深圳市特發信息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公司。原董事長季德軍在任期間,業務蒸蒸日上,公司成功上市。季德軍是武漢一中61屆校友。他很感激母校的培養。他深深地回憶道:

學校里嚴謹的教學幫助我們學到了基礎知識,紅紅和專家的辯論讓我們之一次知道了人生的哲學,黃小和的勞動讓我們嘗到了什么是艱辛,煉鋼鐵的烈火讓我們知道了什么是堅持,同學的陪伴讓我們保持聯系,蘇聯女孩的來信為我們打開了世界的一個角落。除此之外,讓我受益終生的是一中的人文教育和素質教育。

他特別懷念加入合唱團的經歷。在此期間,他多次登臺演出,創作了人生中的之一首歌曲,成為合唱團團長,鍛煉了自己的組織協調能力,還經常免費觀看市里文藝團體的演出。他有機會近距離接觸著名演員的風采,培養了對音樂和藝術的濃厚興趣,并由此開始了他的藝術生涯,并一直保持這種興趣直到退休。

季德軍的演戲活動不僅沒有妨礙他的學習,還愉悅了他的身心,提高了學習效率。1961年高中畢業時,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

對于季德軍來說,技術研發和藝術愛好是他融合的兩個方面,是和諧發展的生動體現;如果說技術研發是他的虎軀,那么藝術愛好就是他的兩翼,虎生雙翼,讓這個科技人翱翔在廣闊自由的天空空,從而充分實現人生價值,大大提高幸福指數。



(2016年6月,深圳盛群合唱團在桂巡演,季德軍為第二排左起)

李恩寬,享受***特殊津貼專家,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老年專家,湖北省知名中醫,是我校第55屆校友。在建校80周年之際,李恩寬先生撰文追憶母校和恩師。在《我為自己是一中的學生而驕傲》一文中,他寫道:

時光飛逝。轉眼間,我從市一中畢業已經55年了。現在我已經75歲了,但我仍然非常懷念一中,并對它心存感激。在一中收獲了知識,學會了做人,為以后的學業和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為自己是一名中學生而自豪!我為自己是一中的學生而感到光榮!

許是我校第48屆校友,著名戲劇導演、戲劇教育家、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央戲劇學院院長、國家大劇院戲劇總監,被譽為“戲劇教父”。武漢一中80周年校慶前夕,許最不能忘記的是,他從一中開始了革命之路。我和著名詩人、著名經濟學家、改革家姜異偉、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原黨組書記、院長米都有同感。



李培根是67屆畢業生,后來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和華中科技大學校長。讓李院士印象最深的是“以前沒有在校學習,課外活動蔚然成風”。嚴謹高效的教學,活潑自由的氛圍,多才多藝的師生,讓李培根倍感興奮和鼓舞。

曾慶瑞1951年2月至1956年7月就讀于武漢一中,高三考入北京大學,后成為博士生導師,著名影視藝術家、評論家。他深情地講述,他的啟蒙是在武漢一中的搖籃里完成的。啟蒙包括“我在一中學會了人生最初的、系統的文化知識”,“我開始走進社會實踐的大門”,“我學會了學習的基本功”,“我學會了真誠善良的最基本原則”,“我也養成了做人的另一種品格——感恩,感恩善良,感恩滴水”。

曾慶瑞曾多次回到母校,捐書、講學、參加校慶。他感恩母校,純真的感情令人感動。



(2016年4月2日,曾慶瑞回到母校開設電影鑒賞課)

94歲的校友撒貝寧,盡管學術成就不高,卻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活動家。唱歌,打籃球,參加演講,都是投入;全校組織的文藝匯演,小撒同學擔了很大的責任,一個人表演了六個節目!真:哪里有活動,哪里就有撒貝寧!正是這種熱情和投入,造就了撒貝寧非凡的親和力和自信心。大四的時候,北大冬令營給我們學校發了邀請,我們把機會給了小撒。小撒不負眾望,在面試中脫穎而出。雖然唱功不佳,但他的長相和氣場征服了所有評委,最終被保送到了北大。

"我生活的基調是在高中時定下的。"“從我離開學校的那一天起,我就注定一輩子都不會想念一中。”撒貝寧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成名后,撒貝寧對母校情深,幾乎每年都會回母校,參加五四成人禮,與同學親切交流,參加校慶活動,擔任校慶主持人,以各種方式回饋母校。

當新冠肺炎戰火紛飛,武漢危機四伏的時候,遠在千里之外的撒貝寧想到了為母校做點什么。他捐款20萬成立了20基金,并錄制了一段視頻短片激勵母校師生堅定信心,克服困難,戰勝病毒。“Twenty-twenty”代表2020年,與“思念”諧音,表達學生對母校的深情。



這就是武漢一中,一所努力托起學生,助其騰飛的學校。也是學生永遠不會忘記,永遠感受不到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