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誘發白癜風的幾個常見因素(巧吃生姜可治療白癜風等多種疾病)
一、精神性誘發因素
皮膚,是人類內部心理活動的表達器官之一。大量的臨床病例證明,精神因素是白癜風發病或病情加重的一個不可忽視的誘因。據估計,約有2/3的病例在起病或皮損發展階段有精神創傷、過度勞累、思慮過度、焦慮悲哀、甚至寢食不安、徹夜不眠、寐則夢擾等精神過度緊張情況。引發精神緊張的因素有車禍、墜空等突發事件,經濟糾紛、家庭糾紛、失戀、失業、親人亡故、升學應考等。情緒反應表現為驚恐、惱怒、焦躁、憂愁、沮喪、悲哀、失眠夢多、思慮過度等。此所謂“因郁致病”。亦有病人患白癜風后,擔驚受怕、憂心如焚,甚至悲觀自卑,失去生活信心,致使病情發展迅速,治療難以奏效,形成惡性循環,所謂“因病致郁”。
精神因素誘發白癜風的途徑可能存在兩個通路:
一是酪氨酸的生化代謝途徑。從組織發生學上,色素細胞與神經細胞都為外胚葉的衍生物。色素細胞利用酪氨酸合成黑色素,神經細胞利用酪氨酸合成兒茶酚胺類。兒茶酚與多巴在結構上相似。當精神緊張時,交感神經興奮,兒茶酚胺合成增多,對黑素合成構成競爭性抑制。
二是神經、內分泌和免疫通路。醫學心理學過去將其劃分為神經、內分泌與免疫三條途徑,但近年來心理神經—內分泌學及心理神經—免疫學的發展完全證實這三者是一個整體。近代研究證明心理應激能夠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這部分是通過激素和神經肽來實現的。而白癜風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的內分泌紊亂和免疫功能失調,因此推測,精神因素誘發白癜風,可能是通過神經—內分泌系統而引起免疫系統紊亂所致。
二、飲食性誘發因素
1.酒與海鮮,由飲酒或食海鮮導致白癜風發生或加重的病例屢見不鮮。常以過量飲酒或過食海鮮一周左右發病。一些門診病人能明確指出自己初發病與飲酒、食海鮮的因果關系,一些病人訴說自己每次飲酒或食海鮮后白斑擴大,部分病人反映自己飲酒后僅限于白斑部位瘙癢。一些從事飲食服務行業、司機工作或不能戒酒者,白斑擴展往往很難控制。其病理機制,可能與飲酒影響神經內分泌功能、損傷肝臟、影響蛋白質與鋅的吸收合成有關。至于食海鮮可能與引發變態反應、導致免疫失調有關。但是我們在臨床中很少見食羊肉引發白癜風損害的病例。
2.過量攝入維生素C 。維生素 C 是還原劑,參與酪氨酸代謝,抑制多巴的氧化,可使皮膚中形成的黑色素還原為無色物質和使黑色素轉變為水溶性的膠樣物質,從而使黑色素形成減少。維生素 C 廣泛存在于水果、蔬菜及一些植物的葉中。含量豐富的水果包括甜瓜、葡萄柚、木瓜、草莓、柑子、桔子以及西瓜、酸棗。富含維生素 C 的果汁包括葡萄柚汁和橙汁。有些水果汁是強化了維生素 C 的,包括蘋果汁、酸果汁以及葡萄汁。富含維生素 C 的蔬菜包括蘆筍、花椰菜、圓白菜、菜花、芥菜、辣椒(紅的或綠的)、馬鈴薯、甘薯和西紅柿以及西紅柿汁。一般來說,帶酸味的水果或蔬菜中的維生素 C 含量普遍較高。我們強調患者對日常含量較大的柑桔、蘋果、西紅柿類可做必要的限制,但門診病史搜集中,很少發現因過量攝入食物性維生素 C 而導致白癜風發病或皮損擴大者,更多的是因過量攝入藥物性維生素 C ,如日常保健性長期內服果味維生素 C ,或其它疾病治療中長期大量口服、注射(輸液)維生素 C 。亦有個別醫院醫生給白癜風患者的治療藥物中運用維生素 C 從而導致局限型白癜風轉化為散發型白癜風。
3.含酚類食物:多種植物性食物、咖啡、蔬菜、水果含有大量的酚,對黑素細胞具有細胞毒性作用。
此外,我們在臨床中發現許多挑食、偏食、飲料攝入過多,以及肥胖兒患者,病情往往難以控制。亦曾有一位患者主訴因服“腦白金”而誘發白癜風。
三、物理性誘發因素。
1.日光:
日光中的紫外線(UV),能激活黑素細胞,表現為單位面積黑素細胞增多,黑素小體生成旺盛、移動加快,尤其以 290nm~380nm 的UV激活酪氨酸酶活性的能力最佳,促進黑素小體的生成,同時UV又能抑制存在于皮膚中的巰基,從而激活被抑制的酪氨酸酶的活性。因此,UV 是黑素細胞制造的動力。但是過度的日光暴曬,又可導致黑素細胞功能過度亢進,促使其耗損而早期衰退;黑素生成過多,中間產物蓄積,造成黑素細胞的損傷或死亡;曬傷不僅直接使黑素細胞受損,同時,表皮細胞受損,黑素細胞與角朊細胞接觸不良,黑體小體不能通過表皮通暢排泄,導致黑素小體阻滯,繼發黑素細胞功能衰退;受損的角朊細胞釋放多種炎性因子,可直接損傷黑素細胞,抑制黑素的合成;而變性或死亡的黑素細胞,作為抗原,進一步導致抗黑素細胞抗體的產生,誘發免疫功能紊亂,引起白癜風病。正因為如此,白癜風病常發生于旅游、日光浴、曬傷后,且常出現在暴露部位及膚色較深的部位。說明黑素細胞功能活躍的部位或黑素細胞加速合成黑素時,容易使黑素細胞自身破壞。
2.凍傷、燒傷、外傷、手術。這些因素,不僅能使局部皮膚變白,亦可引起遠離部位的白斑,其發生機理亦不外乎黑素細胞損傷,誘發免疫功能紊亂所致。手術病人常在皮膚切口部位出現白斑。由于機體應激性改變,亦可因神經化學因素或免疫失調而導致散發型、泛發型白癜風病。
3.機械性刺激:摩擦、壓迫、搔抓是白癜風常見的誘發因素,如帶眼鏡者常在鼻梁兩側和耳部發生白斑;乳罩、內褲、腰帶過緊,常在乳房、腹股溝、腰部出現白斑;洗澡用力搓擦,在皮膚擦傷部位出現白斑;小兒因鞋大小松緊不適,在足背,內外踝處發生白斑;蚊蟲叮咬或皮膚瘙癢反復搔抓后誘發局部白斑;曾有一位病人練拳擊沙袋,兩個月后在雙手第 2 ~ 4 掌指關節和指間關節發生白斑,由于黑素細胞受損,進一步引起免疫功能失調,或神經末稍受刺激、損傷后的神經化學因素,導致其它部位出現白斑。
四、化學性誘發因素
最多見的仍是接觸酚類化合物所致,如焦兒茶酚,對苯二酚、對叔丁酚、苯酚、丁基酚、丁基酸等化學物質可由外界給予誘發白癜風。這類物質對黑素細胞有選擇性破壞作用,從而引起色素脫失。主要位于接觸部位,如在橡膠、塑料和樹脂制造業中,對叔丁酚是一種重要原料,經常帶橡膠手套者可引起手部白斑;避孕套可引起男女外生殖器白斑;橡膠月經帶可引起女性外陰、會陰部白斑;帶眼鏡者可引起鼻梁、顴骨和耳部白斑;兒童經常玩塑料玩具者可引起手部白斑,穿塑料鞋者可引起足背、足內外側緣白斑;外搽含有酚類物質的化妝品、祛斑霜可引起面部白斑;攝影師在接觸了含有酚類物質的定影液后引起手部白斑;酚和兒茶酚在工業上曾用作殺菌清潔劑,與這類制品接觸,亦可引起手部白斑。本類物質不僅引起接觸部位白斑,而且可誘發全身其它部位出現白斑,其機理有二:一是有害物質損傷局部黑素細胞后,可通過神經免疫機制而擴散至其它部位;二是有些酚類物可通過呼吸道或皮膚進入體內;多種植物性食物、咖啡、蔬菜、水果亦含有大量的酚,可經消化道進入體內,通過全身作用而引起白癜風。
此外,外涂過氧化氫、白降汞軟膏;皮質激素局部封閉;經常接觸石油、漆、瀝青,亦可引起皮膚色素脫失。一位來自某制藥廠的患者訴說該廠在定期的生產維生素 C 制劑期間,許多工人出現皮膚白斑,但生產停止后,白斑多數可自行消失,可能是通過皮膚接觸和吸入途徑發生作用。
五、炎癥性誘發因素
包括局部炎癥和全身性炎癥,局部炎癥又包括感染性,非感染性兩類。各種細菌、病毒和真菌以及變性、死亡的組織細胞所形成的病理性滲出物,可釋放多種抗原物質,引發機體的免疫反應;局部炎癥反應中釋放的多種炎癥介質、細胞因子,均可損傷黑素細胞;黑素細胞誘導生成抗黑素細胞抗體;炎癥性皮膚病,因基底細胞液化變性而致黑素細胞脫失引起局部白斑,并進一步引起遠隔部位的白斑。一些慢性炎癥由于角朊細胞增生,表皮增厚,黑素細胞與角朊細胞接觸不良,影響黑素小體的轉輸和降解,致黑素小體阻滯,繼發黑素細胞功能減退或死亡。值得一提的是,臨床經常看到一些青少年面部單純糠疹(白色糠疹)可由繼發性色素減退斑(淡白色)進一步轉變為色素脫失斑(乳白色或瓷白色),而一些初發的面部白癜風又很容易誤診為單純糠疹而延遲治療。另外,還有許多兒童蟲咬性皮炎搔抓后誘發白癜風病。
全身性炎癥反應如感冒、發熱、咽痛之后不久患白癜風;病毒感染如水痘病不僅可在皮損處引起白斑,而且在皮損之間的正常皮膚上出現白斑。更有一些白癜風患者在患水痘、感冒、咽痛后原白斑擴大、增多,其機制我們在前面章節里已有分析,但更確切的機理尚待進一步探討。過敏性皮膚病如濕疹、蕁麻疹伴發白癜風可能系免疫系統紊亂所致。
六、季節因素
白癜風與季節有明顯的關系。有文獻報告,本病春季發病率最高,夏季次之,秋季第三,冬季最低。許多患者常在春季或春末夏初發病或加重。其主要原因與紫外線有關,一方面,春季氣候干燥,紫外線穿透性強,到達地面的量多;另一方面,經過冬季,人體對紫外線的適應性又處于較低水平,所以春末夏初發生日光性皮膚病比例增多,同樣白癜風的發病率亦增高。在初春發病者,又常與春節期間飲食、作息、情緒波動有關。當然亦不能排除與不同季節的氣溫、氣壓、濕度等自然因素影響內環境,引起神經內分泌改變有關。需要指出的是,一些手部白斑的患者常訴其夏季加重,冬季減輕或冬季消失,夏季復發現象,事實上是因不同季節,白斑周圍正常皮膚色素深淺變化而引起白斑與正常膚色的反差發生了改變,形成的視覺誤差。
七、年齡因素
青少年發病常與精神因素及免疫失調有關。青春期、月經初期、懷孕或產前后、老年、更年期發病或病情波動,與神經內分泌有關,中青年患者常合并有甲狀腺、肝、胃、胰等消化器官疾病,給治療增加了一定的難度。老年患者組織細胞生理性衰退,皮膚中多巴陽性黑素細胞數目減少,治療效果較差。尤以更年期婦女,病情往往難以控制,治療效果更差。但更年期過后的男女患者,對免疫調節劑、活血化瘀中藥似較敏感,常可收到出奇不意的療效。
八、作息不規律因素
白癜風的發病,與作息不規律有關。有相當一部分患者,由于職業關系,從事夜間操作或倒班作業;一些從事辦公文秘工作者,常在夜間加班加點;此外夜生活豐富的患者,都對白癜風的發病和病情波動以及治療效果產生明顯的影響。可能由于作息不規律,影響生物鐘紊亂、神經內分泌失調所致。曾遇一位廠辦公室主任的中年女性患者,用藥兩個月后,白斑明顯縮小,黑素島覆蓋白斑面積70%左右。但在元旦前加班三個晚上至深夜,之后白斑迅速擴大,產生的黑素島逐漸減少;另一位從事桑拿浴業美容美發的女青年,經七個月的治療,更換多種治療方法和藥物,均不能控制病情,白斑依然發展較快,由此,作息不規律對白癜風的影響,可見一斑。
綜上所述,各種外環境因素,包括社會環境因素和自然環境因素,在白癜風病的發病學上有重要意義。患者在積極治療的同時,應盡可能分析自己的病情活動規律,發現與自己病情變化相關的環境誘發因素,是提高治療效果,避免病情波動和疾病復發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從某種意義上講,發現一種誘發疾病的因素比發現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更有意義。
至今含姜快一年了,在我身上出現了3個奇跡:
一是不得感冒了
自從含姜至今,我沒有患過一次感冒,偶爾有點感冒的跡象,喝一包“小柴胡沖劑”就沒事了,治好了我過去最頭痛的感冒病。古人云:“早上吃姜,勝過吃參湯;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早上吃姜有益,晚上吃姜有害)。”
二是治好了膽管結石
去年8月6日我體檢時,B超發現肝左葉膽管結石0.8×0.2厘米,我從未吃過醫治膽結石的任何藥物,只是堅持每天早上含姜,今年8月7日再體檢時,膽囊未見異常。據王老伯講,早晨含姜,膽結石、腎結石都可以治好。
三是做肝功能“二對半”檢查,全部陰性
我從1998年至2002年連續5年做“二對半”檢查,有二項陽性,即第四項e抗體(抗-HBE)和第五項核心抗體(抗-HBC)均為陽性,但不屬于大小三陽。今年體檢時,乙肝病毒、檢查“二對半”全部陰性,反而要注射乙肝疫苗了。
含姜的方法是:將生姜刮去皮(姜皮屬涼性),每天切四五片生姜(切得像厚紙一樣薄,切得太厚,很辣),放在碗內。每天早上起來,先飲一杯開水,再用開水沖到盛有姜片的碗中消毒處理,然后將姜片放在嘴里慢慢咀嚼,含10~30分鐘,將姜片咬爛,讓生姜的氣味,在口腔內散發,擴散到腸胃內和鼻孔外。
研究證明,生姜含姜辣素、芳香醇、姜烯、水芳烯、茨烯、氨基酸、尼克酸、檸檬酸、抗壞血酸、蛋白質、脂肪、硫胺素、核黃素、胡蘿卜素、粗纖維素及鈣、鐵、磷等,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生姜具有特殊的辣味和香味,可調味添香,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配菜,可做腥味較強的魚肉之調配菜,可生食、熟食,可腌漬、鹽漬、醋漬,可加工成姜汁、姜粉、姜酒、姜干,可提煉制作香料的原料。
生姜甘辛而溫,具有散寒發汗、溫胃止吐、殺菌鎮痛、抗炎之功效,還能舒張毛細血管,增強血液循環,興奮腸胃,幫助消化。鮮姜可用于“風寒邪熱、傷寒頭痛、鼻塞、咳逆止氣、止嘔、祛痰下氣”。干姜適于“寒冷腹痛、中惡霍亂、脹滿、風邪消毒、皮膚間結氣、止唾血”。民間在生活實踐和醫療實踐中,逐步摸索出許多用生姜治病的驗方,而且具有良好療效。
l、 治嘔吐不止:生姜汁一湯匙,蜂蜜2湯匙,加開水3湯匙調勻,煮沸后一次服下。
2、 治風寒骨疼、關節疼:
①生姜、蔥白各適量,搗爛炒熱,用布包好熨敷患處,一日數次。
②生姜數片放患處,用艾條灸之。
3、 治胃病發作:生姜、桂皮各12克,加水適量煎湯服下,一日2次。
4、 治胃、十二指腸潰瘍:生姜25克切碎,放在一個豬肚中,加水用文火燉爛,分數次食用。
5、 治中暑昏厥:生姜、韭菜各適量,大蒜1頭,共搗爛取汁灌服。
6、 治急性菌痢:生姜25克,紅糖50克,共搗成糊狀,一日3次分服,連服數日。
7、 治產后腹疼:生姜、當歸各150克,羊肉1000克,加水適量燉湯,分次服下。
8、 治跌打損傷、腰扭傷:生姜、芋頭各半搗成泥狀,加面粉適量調勻,貼敷患處,每日更換2次。
9、 治急性腸胃炎:生姜5片,茶葉20克,大蒜1頭,搗碎,煎水調紅糖適量飲下,每日3次。
10、 治寒痢:生姜4片,茶葉15克,煎濃加半湯匙食醋,趁熱飲服,每日3次。
11、 治熱痢:生姜 4片,茶葉15克,黃連6克,煎水晾涼飲服,每日3次。
12、 治瘧疾:生姜 4片,茶葉15克,煎水調紅糖適量,趁熱飲下,每日2次。
13、 治暈車暈船:生姜1片貼于肚臍,外貼1張傷濕止痛膏,有明顯的緩解作用。
14、 治凍瘡、凍傷:生姜適量搗爛,泡在適量的白酒中,取汁液加溫擦拭患處,每日3次。
15、 治腳汗太多:生姜15克,枯礬15克,熬水洗泡腳,每日1次。
16、 治傷風咳嗽、虛寒久咳:生姜5片,加適量核桃肉、紅糖搗爛食之。
17、 治紅白痢疾:生姜、綠茶等份,加水適量煎濃飲之。
18、 治婦女虛寒腹疼:生姜、紅糖適量煎水服用。
19、 發汗解表、溫肺止咳:生姜10片,茶葉7克,煎水趁熱飲服。
20、 治風寒感冒:
①生姜數片,白蘿卜250克,紅糖適量,煎湯趁熱飲下,出汗即解。
②生姜6克,蔥白5根,紅糖適量,煎湯熱服,對感冒初起或癥狀輕有效。
③生姜90克,白蘿卜60克,荸薺60克,搗爛取汁,分3次用開水沖服,每日一劑。
④生姜6克,蔥白2恨,大棗4枚,煎湯服用,對癥輕無汗、身困者有效。
⑤生姜5克,蔥白1根,綠豆15克,蘿卜30克,大棗 4枚,煎水服用,每日3次,開水沖服,對感冒發燒、口渴而表未解者有效。
⑥生姜、蔥白各30克,食鹽6克,白酒一盅。將生姜、蔥白、食鹽共搗成泥狀,加白酒調勻,涂擦前胸、后背、肘窩、手心、腳心,對
感冒身疼、關節酸疼、發熱不降有效。
⑦老姜10克煨熱,切開擦百會、大椎或由大椎向下擦至命門,以皮膚微紅為度,可消除惡寒怕冷、全身酸疼。
生姜在細菌作用下可發酵腐爛,產生黃樟素物質,能誘發食道癌、肝癌,對人體健康有嚴重危害,故腐爛的生姜不能吃。
生姜克雜癥
慢性胃炎:姜20克切成薄片,大棗、桂圓各30克,紅糖20克,加水500毫升煎煮15分鐘,早晚服用,每日1劑。
慢性萎縮性胃炎:
生姜、木瓜米醋湯:生姜30克,木瓜500克,米醋500毫升,用沙鍋燉煮,分次服用;
生姜米醋汁:生姜100克切細絲,浸泡在250毫升米醋中,密閉貯存備3天后用,每日空腹時服用10毫升。
胃及十二脂腸潰瘍: 豬肚、生姜湯:豬肚1只冼凈,納入切碎之生姜250克,扎緊肚
口,放置鍋中,加水適量,文火煮至肚爛,姜汁滲透到豬肚,食肚飲腸,每只肚吃3—4天,連服8—10只。
急性腎炎浮腫尿少:姜皮、冬瓜皮湯:姜皮6克,冬瓜皮30克、車前草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受寒腹痛:
鮮姜、白胡椒、紅糖汁:鮮姜9克,白胡椒7粒,打碎機打碎,紅糖15克熱開水300亳升沖。每日二次早晚。姜、陳皮、蔥湯:姜9克,陳皮12克,蔥5株,胡椒5克,水500亳升煎開服。
腹 瀉:
姜、炒雞蛋:鮮姜10克切成碎絲,調和鮮雞蛋3只,炒熟食用,食后喝紅糖水350—400毫升,每日一次。生姜、茶葉汁:生姜、茶葉各9克,水500亳升煎服。
風濕關節炎:生姜汁100亳升,冰糖100克,西瓜半個。把生姜汁、冰糖放入西瓜瓤內,再擱水煮,每日半個西瓜,分2次空腹溫熱服食。7天為1個療程,連用3個療程。此方以在三伏天為宜。
食物中毒:
生姜、紫蘇葉湯:食物中毒引起的嘔吐、腹瀉,取生姜、紫蘇葉各30克,水600亳升煎,加紅糖適量,每日分2次服。
中草藥中毒:
生姜汁:誤食生半夏、天南星發生舌腫、喉啞時,取生姜汁6亳升,溫開水沖服,一日2次。
宮冷不孕:
生姜、紅糖羔:鮮生姜500克,紅糖500克,將生姜打碎機打成泥,混入紅糖,蒸1小時,在月經期開始期用,每次1匙加200亳升熱開水,每日3次,連服1個月。服藥期間禁忌房事。
惡心嘔吐:
生姜、橘皮湯:生姜9克、橘皮9克,水500亳升,煎水分2次服,
生姜、半夏湯:生姜6克,半夏6克,水500亳升,煎水分2次服。
妊娠嘔吐:
生姜、紅糖茶:生姜30克,紅糖適量,水500亳升,煎服,每日1劑連服5天。
姜、蘆根湯:姜30克,蘆根30克,水300亳升,煎服。每日1劑連服5天。
蛔蟲性腸梗陰:
生姜、蜂蜜茶:生姜汁10亳升,蜂蜜10毫升,開水沖服,每日2劑,連服5天。
生姜、蜂蜜茶:生姜200克,將生姜搗爛加水200毫升,煮沸3分鐘,去渣取汁,蜂蜜
100亳升沖服,每日1劑。
陰 痿:
生姜、熟附、燉羊肉:生姜150克,熟附片15克,羊肉250克切片,文火燉服用。
肩周炎:老生姜50克,蔥白30克,白灑15毫升,共搗爛,炒熱或微波爐打熱敷患處,
每次30分鐘,一日數次。
凍 瘡:
生姜、胡椒、紅糖湯:生姜10克,胡椒10粒,紅糖25克,水500亳升煎服。
干姜、紅花、黃柏外用劑:干姜30克,紅花30克,黃柏25克,加水500亳升浸泡10小
時,煎至200毫升,去渣取汁,加95%的酒精200毫升混勻,擦凍瘡處。
骨結核:
生姜汁外用方:生姜汁500亳升,榨汁打榨汁備用,100亳升加300亳升開水,用毛巾浸
濕,乘熱熨患部。巾冷即換,以局部發熱為度,一日1次。
癤 癰:
鮮姜、鮮芋外用方:鮮姜100克、鮮芋頭100克冼凈去粗皮,共搗爛如泥,再加適量面
調勻,外敷患處,每日2次,每次敷1小時。
手 癬:
生姜、白酒外用劑:鮮生姜汁250亳升,白酒500毫升,將生姜汁倒入酒中泡3天后
用,每日2次早晚擦患處。
足 癬:
生姜、食鹽外用劑:生姜100克切片,食鹽50克,加水500亳升放鍋中煮沸,倒入盆中
加水1000亳升,溫度不燙傷未宜泡洗患處,每日2次早晚浸泡30分鐘,一般3—7次可治愈。
白癜風:
生姜外用方:將生姜煨熱后,輕輕擦患處,以皮膚微微發紅為度,每日2次。
四肢麻木:
生姜、陳醋外用劑:四肢循環不好,冷引起的四肢麻木,取生姜汁100亳升,陳醋100
毫升,熱水2000亳升,溫度不燙傷未宜泡洗四肢,每晚上1次。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305.html發布于 2023-07-27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