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風與硬化性萎縮性苔蘚的區(qū)別在哪里
硬化性萎縮性苔蘚又稱硬皮病樣扁平苔蘚、白點病、白色苔蘚、萎縮性慢性苔蘚樣皮炎是一種病因未明的少見皮膚病,多見于女性、中年人。
【病因病理】
病因不明,女性患者既往可能有陰道炎史,男性患者常見于未做過包皮環(huán)切者,提示感染可能有激發(fā)作用。又本病多見女性絕經期,或青春期,青春期后可自然好轉,似與內分泌有關。
【臨床表現(xiàn)】
好發(fā)于頸側,鎖骨上窩、胸背上部,腹部特別是臍周、腋窩、手腕屈側、皮損初為火柴頭至豌豆大小,稍高出皮膚,平頂,呈角狀粉紅色丘疹,伴有明顯的紅色邊緣,質地柔軟,以后發(fā)展成為典型的硬化萎縮性苔蘚。丘疹呈瓷白色、象牙色、黃色或珍珠母狀,質地變得堅實,逐漸平伏。有時丘疹表面有小的角質栓塞性黑點,用力剝除后,留下一幽谷狀凹陷。尚有不同程度的白斑,亦呈白色,邊界清楚,常對稱分布,損害發(fā)展到后期丘疹和斑片平伏,甚至下陷,呈羊皮紙樣外觀,一般無自覺癥狀,偶有輕度瘙癢。
【組織病理】
皮膚角化過度,毛囊口和汗管口有角栓。顆粒層變薄但完全存在。在角化過度明顯處,顆粒層可增厚,棘層減少,表皮突明顯減少或完全消失。基層細胞不呈圓柱狀而為立方形,液化變性,表皮下和真皮上1/3處膠原纖維水腫和角質化,不易著色。同時有毛細血管擴張,彈力纖維減少或消失。充分發(fā)育的皮損,在真皮中層血管周圍可見有帶狀或片狀淋巴細胞浸潤。
【鑒別要點】
1、白癜風無一定好發(fā)部位,皮損形態(tài)大小不一,不高出皮膚邊界,有色素增加,硬化萎縮性苔蘚,好發(fā)于頸側、臍病、腋窩等處,皮損初期高出皮膚,后期變平甚至凹陷。
2、白癜風為黑素細胞減少或消失,萎縮硬化性苔蘚為角化過度,毛囊口和汗管口有角質栓,顆粒層肥厚,棘層減少,基層細胞變?yōu)榱⒎叫危乙夯砥ね粶p少或消失。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325.html發(fā)布于 2023-07-28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