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圖(票房)
第1位網友觀點:
吹,接著吹!這才剛幾天啊就下降到200-600萬每天了?這就是這幫水軍吹出來的票房?富春山居圖的票房走勢也基本如此吧?#尚氣#
第2位網友觀點:
《富春山居圖》拍完后,劉德華去找制片人商量:“能不能不放這片子,損失由我出錢補貼。”可想而知,這部電影爛到了什么程度!
可盡管如此,票房也有3個多億,不得不佩服劉德華和林志玲的票房號召力,估計這也是劉德華職業生涯中評分最低的電影,豆瓣分只有2.9分。
近年來,低口碑、高票房的電影層出不窮,個人認為理由如下:
1、明星效應。觀眾就是奔著大牌明星走進的電影院,總認為大明星+大導演就是好電影的保證,但事實往往事與愿違。
2、宣傳到位。 上映之前,出品方采取多種手段對電影加以炒作, 誰和誰有一段激情戲、誰與誰在片場不合、哪位明星耍大牌, 讓觀眾迅速知道了這部電影的存在。
3、90%的續集都是坑。很多經典IP,一部出完接著一部,每部都比前作更難看一點,這些所謂續集,說穿了就是“販賣情懷”,例如正在上映的《速度與激情9》。
4、綜藝節目衍生成大電影。《爸爸去哪兒》《跑男》等一些爆火的綜藝節目,居然可以堂而皇之地改編成電影,劇本之爛可想而知,但總有節目的粉絲愿意買單。
5、有些電影的使命就是“圈錢”。
希望所有的演員都能像劉德華一樣,對自己的作品負責,即使不能立刻改變什么,也要為之做出努力。不然,終有一天,清醒過來的觀眾會徹底放棄某些演員、某些導演、某些作品。
#如何看待電影高票房低口碑#
#影視雜談#
第3位網友觀點:
電影票房是個很奇幻的商業結果,有頂流明星主演未必能獲得高票房。
個人多年影視娛樂經驗總結,取得好票房有2個重要因素。
一是影片質量,影片質量是一部電影能否獲得排片,能否口碑發酵,能否吸引觀眾觀看的最本質因素。如《我不是藥神》31億票房、《夏洛特煩惱》14億票房等,因影片質量過關,通過口碑能不斷吸引觀眾,即使一開始票房和排片量低也能反彈走高。
二是影片熱度,包括影片題材熱度、主演熱度、劇情熱度等,一旦影片有了熱度,那自然會引起群眾的好奇心去觀看。又由于電影的特殊性,不需要回頭客,只要你買了電影票就貢獻了票房。如《富春山居圖》3億票房、《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9.5億票房。
如果影片質量和熱度不行,那注定影片沒有票房保證,即使有頂流明星,龐大的粉絲團體也起不來很大作用。如最新上映由天王劉德華主演監制的電影《熱血合唱團》,再如早些年由頂流明星王俊凱、迪麗熱巴主演的電影《解憂雜貨店》,甚至還有成龍客串,題材也是來自有廣大粉絲團體的東野圭吾作品,但票房依然不理想。
因此電影票房的商業結果也導致影星的咖位是最高的,電影明星比電視明星咖位高,比偶像愛豆、比歌星咖位高。近幾年影視圈也逐漸形成了自帶票房號召力的大男主電影演員,他們具有很好的觀眾緣和票房保證,如徐崢、沈騰、吳京、黃渤等。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3321.html發布于 2023-09-08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