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深刻認識小兒白癜風(外界因素是關鍵)
白癜風在任何年齡均可發病,其中嬰幼兒及兒童的患病情況、發病原因、病情進展、防治、預后等都具有其特點,是構成白癜風的特殊群體,
1、患病情況:患兒發病最早為出生時,10歲以前發病者,約占白癜風患病總人數15%,患兒女性明顯多于男性。
2、誘發因素:患兒家族史陽性率較高,而且其家族中常有早產史,說明遺傳因素在小兒白癜風發病中的重要作用,部分患兒的師法皮筍在膝、肘、前臂、手足等易受外傷部位,提示外傷可能是小兒白癜風發病餓誘發因素。
3、皮損部位:小兒白癜風的皮損分布位于頭頸部者約為50%、雙下肢者約為28%、軀干部則約為18%、會陰部者約為6%,最先發現的部位常為外生殖器、肛周等處。始發皮損多位于膝、肘、前臂、手、足跟等易受外傷處。
4、皮損分布:患兒皮損泛發周身者占兒童患病總人數的33%~42%、呈皮節分布者占17%~9%、局限和散發者占30%~50%。有質料表明,約41.3%節段型白癜風患兒的發病年齡小于10歲。
5、病情變化:皮損始發年齡的大小對白癜風的病情影響較小。由于小兒白癜風多為階段病情處于穩定狀者較成人患者要多,多數節段型白癜風患兒發病后一年,病情即可相對穩定。
6、身體狀態:患兒伴有自身棉衣性疾病的人數,明顯少于其他年齡組的白癜風患者,但特異和非特異性自身抗體的檢出率卻較高,如對152例小兒白癜風進行自身抗體檢測,結果血清抗核抗體陽性者23例(15%),甲狀腺抗體陽性者33例(22%),甲狀腺微粒體抗體陽性者23例(15%),而且患兒的一級和二級親屬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病率和發育前灰發的發生率,均較正常對照組要高。提示小兒白癜風患者發生自身棉衣性疾病的風險增大。
7、心理狀態:學齡前患兒的主要生活環境為家庭,而且常常以自我為中心,白癜風常不會造成對患兒心理的影響。但學齡期患兒對周圍人群的冷落,嘲弄較為敏感,自尊心較強已經受壓力,導致心情郁悶、性格孤僻、睡眠障礙等,甚至產生自卑感,可影響病情穩定和治療效果。
8、治療效果:小兒白癜風對各種復色療法反應比較敏感,白班復色率較成人要高,但由于小兒處于身心發育階段,皮質類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劑、口服PUVA等療法不良反映應較大,對患兒身體發育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在制定治療方案時,應權衡利弊,以最好的療效、最小的藥物副作用為前提進行施治,維護患兒正常的身心發育。
專家提醒:兒童白癜風患者的父母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不僅要治療疾病,還要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引導,防止孩子心靈上受到傷害。
白癜風患病的精神因素包括精神創傷、極度緊張、精神波動等;環境污染包括食品及周圍生活環境的化工污染;局部因素則包括皮膚創傷后,濕疹、皮炎等。以上因素均可誘發白癜風,請兒童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這些細節,防治疾病發生。
兒童身體尚未發育成熟,抵御疾病的能力較差,容易引發各種疾病。其兒童白癜風的發病特點及臨床表現為:皮損部位為局部色素脫失斑,有的初發似汗斑(蟲蝕斑)樣,一片或幾片,繼續發展而成為乳白色斑塊,大小不一,形狀不定,數目不等,從單個皮損到多發白斑。全身任何部位均可發生,以外露部位及易受摩擦部位較易發生。分布常為對稱,但也可以局限在某一部位或單側,也可以沿皮神經節段分布。病情狀況可分為進展期和穩定期,進展期白斑不斷擴大,穩定期白斑不再做任何改變。
兒童白癜風發病初期,比較容易治療,因為色素未完全消失,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控制病情發展,治愈疾病,白斑處皮膚可與正常皮膚分界不清,也有開始發病時為點狀色素減退斑,皮損逐漸發展擴大,色素完全脫失,可互相融合成片狀,與正常皮膚分界漸漸清楚。皮損發展和靜止常交替進行,這是因為受到外界的刺激引起的同形反應,有時還與季節有關。
提醒:兒童白癜風的發生需要引起家長的足夠重視,搞好孩子的個人衛生,照顧好孩子的日常生活是關鍵。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336.html發布于 2023-07-29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