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利率市場化 人民幣利率市場化的認識

摘要: 【存款利率大變!這些變化事關你的利息知道嗎?】根據利率市場化的需要,今天(6月21日),將是各大行按照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已下發通知,進行調整人民幣存款優惠利率報價方式的第一天,換...

【存款利率大變!這些變化事關你的利息知道嗎?】根據利率市場化的需要,今天(6月21日),將是各大行按照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已下發通知,進行調整人民幣存款優惠利率報價方式的第一天,換句話說,從今天起我們去銀行存款看到的存款利率,將由過去的“基準利率*上浮比例”調整為“基準利率+基點”。

如果是有房貸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其實我們的房貸利率早在去年就已經全部改成“LPR+加點數值”形成的了,這里的LPR就是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而今天我們說的調整存款優惠利率報價方式,其實是對存款利率的市場化調整,彼此之間形成一定的并軌。

舉個例子來說,當前各大商業銀行執行的存款利率均是在央行基準利率的基礎上進行一定比例上的上浮,比如一年期基準利率1.5%,過去一般最高上浮50%,即1.5%*1.5=2.25%;調整后加點75基點,即為1.5%+75=2.25%。但同樣是加上75基點,而一年期以上的產品利率水平將有所下跌,因為過去中長期存款產品利率上浮幅度要稍微高于50%的。

通過對各大商業銀行調整后的水平比較來看,短期存款利率水平基本沒有什么變化,主要還是在一年期以上的,尤其是三年期定期存款及大額存單產品上下降比較明顯。另外,并不是各家的下降幅度一致,不同銀行在不同地區的加點數也有所不同,這與過去我們看到的地方中小銀行存款產品利率上浮幅度較高是一個道理。很明顯,如果你選擇中長期存款產品,則面臨著不小的利息損失。

總之,此番調整,是為各大商行降低負債成本,從而推動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下降。

【央行穩步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 未來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將成常態】日前,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五十一次會議,研究部署下一階段金融領域重點工作。會議提出,“進一步推動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實際上,推進匯率市場化改革一直都是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的重點工作之一。央行在《2021年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表示,將“穩步深化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作用”。

對于如何進一步推動匯率市場化改革,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有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中國經濟全球比重上升和金融市場開放程度加大,人民幣將越來越多地進入全球主權財富管理機構和投資者的資產負債表,人民幣匯率的短期波動性將增大,因此,應提高容忍度和適應性。詳情→央行穩步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 未來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將成常態-證券日報網

中國人民銀行5月9日發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首次披露,人民銀行指導利率自律機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新的機制建立后,銀行的存款利率市場化程度更高,在當前市場利率總體有所下行的背景下,有利于銀行穩定負債成本,促進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下行。具體來說,自律機制成員銀行參考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代表的債券市場利率和以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代表的貸款市場利率,合理調整存款利率水平。建立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重在推進存款利率進一步市場化,對銀行的指導是柔性的。銀行可根據自身情況,參考市場利率變化,自主確定其存款利率的實際調整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