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系統論(動機的實質——本能論)

摘要: 19世紀末20世紀初,受到達爾文進化論的影響,許多心理學家認為人的大部分行為都是由本能控制的。如:蜘蛛織網、螞蟻筑巢等,是在進化中形成,由遺傳物質固定下來的一種天生的行為模式。美國...

19世紀末20世紀初,受到達爾文進化論的影響,許多心理學家認為人的大部分行為都是由本能控制的。

如:蜘蛛織網、螞蟻筑巢等,是在進化中形成,由遺傳物質固定下來的一種天生的行為模式。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提出,人的行為依賴于本能的指引,除了和動物一樣的生物本能外,還有愛、社交、同情、誠實等(James,1890)。本能論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美國心理學家麥獨孤(W.McDougall,1871-1938)。

他系統地提出了動機的本能理論:

人類所有行為都是以本能為基礎。

本能是人類一切思想和行為的基本源泉和動力。

本能具有能量、目標和行為三個成分。

個人和民族的性格與意志也是由本能逐漸發展形成的。

受到批判

20世紀20年代末,本能論開始受到人們的批判與懷疑。因為它不能確切地解釋行為的原因,它對人類行為的解釋只是一個循環論證的過程:“一個人具有攻擊行為的原因,是因為它具有這種本能,而判斷它具有這種本能的標準,是因為他具有各種攻擊性行為。”此外,自信、自卑等本能行為卻是在各種社會現實條件的影響下形成的。

產生的影響

本能論雖然受到批判,但在一些研究領域扔占據重要地位。

郭生白老先生的生命本能系統論:醫生只是在幫助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