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德宮 昌德宮是朝鮮的宮殿之一
8月科學教育網小李來為大家講解下。昌德宮,昌德宮是朝鮮的宮殿之一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袁世凱 (全三冊) 書摘:第二天,嘩變士兵和百姓大舉向漢城進發,途中殺掉了支持開化通商的前領議政興寅君李最應(大院君胞兄)和吏曹參判閔昌植,從敦化門攻進了王宮昌德宮。十幾個躲在王宮的閔妃集團官吏被打死,其中閔謙鎬死得最慘,連腸子都被打出來。閔妃下落不明,有人說扮成宮女逃跑不成已被殺死。李熙向來對閔妃言聽計從,閔妃逃走,他驚慌失措,急召大院君入宮隨侍,自己避往別殿,并宣布歸政于大院君以挽回局面。大院君進宮,第二次掌權攝政。——《袁世凱(全三冊)》
1910年日本與韓國簽訂了《日韓合并條約》,大韓帝國走下歷史舞臺。
為了消除李氏皇室在朝鮮的影響,日本決定廢棄朝鮮首都漢陽(今首爾)的五大皇宮,并修建新的最高管理機構。
當時漢陽有五座皇宮,分別是昌德宮、昌慶宮、德壽宮、慶熙宮和景福宮。后來昌德宮成為了公園,昌慶宮成為了動物園,德壽宮成為了藝術博物館,慶熙宮最慘,被完全拆除,然后原址上新建了學校,就是今天的慶熙大學。
而對于當時韓國的信仰——景福宮,也就是《大長今》里的那座皇宮,日本決定拆毀大部分的建筑,只保留勤政殿、慶會樓等大殿。然后在被拆除的地方新建一座總督府。
1915年,日本舉辦“朝鮮物產共進會”,以建設場地為由,拆毀了景福宮48間建筑。共進會結束后,便在會址上開始修建總督府。
1926年總督府修建完成時,規模面積超過了英國在印度設立的總督府,矗立在漢陽市的最中心。
而新建的總督府的作用還不止這些,日本從中國繼承了許多風水方面的理論,為了鎮壓韓國王氣,這座總督府的陰影恰好完全籠罩了景福宮,并且俯瞰下去,總督府外形恰巧是個“日”字。就像是給日本給韓國蒙上了一層陰影。
日本投降后,退出了韓國,而美軍卻征用了總督府做指揮部。在美軍撤離后,韓國政府才將總督府收回,然后改為“中央廳”,用做行政大樓。1986年,該建筑又被改為韓國國立博物館。
這座大樓雖然幾經改名,但是針對這座建筑的去留,韓國民間一直有兩種聲音。
支持的人認為原總督府是韓國的恥辱,立在那里,就意味著大韓民國曾經被殖民,是人們心中的一根刺。而且它的存在破壞了韓國的“氣運風水”,會壓制韓國的“國運”。
反對的人則認為,日本僅使用了總督府19年,韓國人使用了45年,視為韓國的建筑完全合理。而且總督府雖然是恥辱的象征,但也是朝鮮半島勞動人民血汗的成果,建筑本身是無辜的,留著它,甚至可以起到愛國主義教育的作用。
不過大多數民眾還是支持拆毀原總督府,畢竟偉大的大韓民國是不允許恥辱的記錄存在的。1993年,韓國總統金泳三宣布,徹底拆除原總督府。
現在,去韓國旅游,可以直接從光化門看到景福宮。
2021年3月9日,韓國首爾,13°/3°,天氣多云。
【德壽宮】——傳統與近代相融合的皇宮
一、簡介
1592年,朝鮮爆發“壬辰倭亂”。朝鮮14代王【宣祖】在躲避了一段時間重新回來后,臨時將【月山大君】子孫居住的私邸作為王宮使用,稱為【貞陵洞行宮】。
1611年,光海君移居至昌德宮,將貞陵洞行宮更名為【慶運宮】。直到1897年,朝鮮26代王【高宗】從其臨時居住的俄羅斯公使館搬遷至慶運宮,慶運宮再次被用作王宮使用。
高宗重新回到慶運宮后,將朝鮮的國號變更為【大韓帝國】,修建【圜丘壇】祭天后登基,以此對外正式宣布大韓帝國為自主獨立國。同時,為了突顯大韓帝國的地位,在慶運宮內修建多處殿閣,擴大王宮的范圍。今日貞洞和市廳前廣場一帶都屬于當年王宮范圍,相當于當前規模的三倍。
對收納西方文物充滿興趣的高宗,在王宮內新建了多處西方建筑,殿閣內擺放了電燈、電話等當年罕見的新奇物品。
1907年高宗因鎮壓而被迫退下皇位后,慶運宮被更名為【德壽宮】,直到1919年駕崩,高宗一直生活在德壽宮,高宗駕崩后,德壽宮被迅速解體并縮小。
二、參觀時間
09:00~21:00(入場截止時間20:00)
定期閉宮日:每周一
三、參觀費用
成人(19~64歲):1000韓元(約6元人民幣)/團隊(10人以上)800韓元
青少年(7~18歲):500韓元/團隊(10人以上)400韓元
6歲以下/65歲以上:【免費】
四、參觀解說
有韓語、英語、漢語、日語解說,在正門(大漢門)左側的咨詢室了解。
五、交通路線
地址:首爾市中區世宗大路99號
地鐵【市廳站】1號線2號出口或2號線12號出口
注意:德壽宮不設停車場。
#韓國# #首爾# #天氣# #德壽宮# #旅游#
#韓媒稱韓國多地市中心接連出現野豬#【韓國宮殿野豬出沒!韓媒:多地市中心接連出現野豬,市民束手無策】據韓國紐西斯通訊社14日報道,韓國四大宮殿之一的昌德宮內于13日下午闖入一頭野豬,消防隊在抵達現場后并沒有將其成功捕獲。因此,昌德宮方面取消了原計劃于當晚舉行的夜間游覽活動。另據韓國《亞洲經濟》報道,首爾、釜山等地市中心近日接連發生野豬出沒的情況,市民對此束手無策,感到不安。
據報道,韓國文化遺產廳宮陵遺址本部14日表示,13日下午16時40分左右,昌德宮內有一只野豬出沒。當時,昌德宮管理處工作人員通過監控畫面在宮殿后苑發現了這只野豬并報警。此后,消防隊員抵達現場進行搜索和抓捕工作,但并未再次發現野豬蹤跡。因此,出于安全考慮,昌德宮方面于當日下午18時52分宣布取消原定于當日19點開始的昌德宮夜游活動“昌德宮月光之旅”。
報道稱,因野豬突然在宮殿內現身,當晚活動在即將開始的8分鐘前被臨時取消。因此,有不少前來參加活動的游客失望而歸。韓國文化遺產廳方面就取消相關活動表示:“如果當時將野豬成功捕獲,活動將按原計劃舉行。但由于未能將其捕獲,所以不得不取消活動。”目前昌德宮管理處關閉了野豬出沒的后苑區域,對其繼續展開搜索工作。
另外,韓國《亞洲經濟》在相關報道中稱,近期首爾、釜山等地市中心接連發生野豬出沒的情況,市民對此束手無策,感到不安。13日一早,一頭野豬曾沿著釜山城市快軌線路,在鐵軌中央一直行進了約4小時后被消防隊員捕獲,造成多次列車延誤。此前,8日凌晨,首爾弘濟川步道附近,一頭野豬撲向一位正在散步的市民。幸好這名市民急忙躲向身邊的電線桿后,沒有因此受傷。
據《亞洲經濟》報道,近期野豬迎來繁殖期,由于山中食物不足而闖入城市中心覓食。首爾住宅區、大學路和市民健身步道均發現了野豬蹤跡。
1940年,年近50歲的朝鮮皇后尹氏,被日本人趕出皇宮,沒了經濟來源,她一個人只能在街頭流浪,靠乞討為生,還時不時要遭到日本人的蹂躪,巨大的屈辱讓她精神崩潰。
純貞孝皇后出身顯貴,他的曾祖父是韓帝國的議政大臣,本來她可以無憂無慮的過一輩子。
1904年,朝鮮王室的皇太子妃患病離世,需要選另一位門第高,家世好的女子當太子妃。
經過皇室高層的再三討論,13歲的尹氏被選中,嫁給了比她大20歲的太子李坧,成為太子妃。
一年后,高宗退位,太子李坧即位,太子妃尹氏成為朝鮮唯一在世被封的皇后。
尹氏被推上皇后位子,是她的父親和高宗皇貴妃共同運作的結果。
尹氏雖貴為皇后,但她在宮中的日子并不好過,一方面她要學習日語,還要受嚴氏的管制。
因為純宗被確認沒有生育能力,又因為尹氏是嚴妃推薦的,純宗對尹氏自始至終沒多大興趣,夫妻關系形同擺設。
尹氏沒有為純宗生下一兒半女,嚴妃的兒子被立為皇太子。
尹氏在昌德宮一住就是二十年。
1910年,日本逼迫純宗簽下了不平等的《日韓合并條約》,朝鮮半島淪為日本的殖民地,朝鮮王室被納入日本王室,尹氏從皇后降格成了“尹妃”。
就在這一年,純宗被日本人逼迫退位,由于他一直是日本人的傀儡,導致他患了嚴重的抑郁癥。
純宗終日郁郁寡歡,經常反復吟誦南唐后主李煜寫的亡國詩篇,尹氏擔心丈夫的精神狀態,經常耐心寬慰和開導純宗,讓純宗奇跡般地多活了十幾年。
純宗在1926年病逝,終年52歲。
純宗李坧病逝后,他的弟弟李垠繼承王位。
純宗病逝的時候,尹氏才33歲,她要面對失去丈夫的痛苦,王朝內部權力的爭奪,還有日本人的欺壓,她的日子過得更加舉步為艱。
落落寡歡的尹氏在宮里又過了十幾年孤寂漫長的生活,靠每天和宮女們閑聊打發日子。
雖然這些日子過得乏味無趣,但還算是衣食無憂。
日本軍隊踏上了朝鮮的土地,四處殺人放火、搶掠。
為了顯示權威,他們沖進皇宮拼命搶奪財物,并把所有的皇室成員趕出皇宮,其中就包括尹氏。
這時尹氏已年近五十,身邊既沒有宮女的照顧,還身無分文,只得沿街乞討,遇到日本兵,躲閃不及,還要慘遭蹂躪。
從一國皇后到流落街頭,被人隨便欺侮,巨大的反差讓尹氏曾一度精神崩潰。
后來,在娘家親人們的幫助下,她被送到一個農戶居住,在這里一住就是十年。
聯合國軍收復漢城后,李承晚拒絕尹氏回宮,還把皇室的宮殿、財產都歸國有。
直到1960年,李承晚倒臺,尹潽善成為繼任,他把尹氏接回宮中,每月發50萬的生活費。
雖然收不回皇室財產,但能回到皇宮樂善齋居住,尹氏已是心滿意足。
1962年,純宗同父異母妹妹德惠翁主回國,和尹氏一起居住在樂善齋,照顧這個精神不正常的小姑子就成了尹氏的日常工作,德惠翁主是在日本期間患的精神病。
在尹氏的悉心照料和開導致下,德惠翁主竟慢慢恢復了神志。
1963年,李垠回國,這時他已是全身癱瘓,一下飛機就送進了醫院。
尹氏非常想去看望這個小叔子,親友們擔心,尹氏見了李垠會非常激動,怕她承受不了,都勸她不要前往。
這成了尹氏心中的遺憾。
三年后,73歲的尹氏病逝于昌德宮,臨終前她不停呼喚著李垠的名字。
尹氏死后,葬入純宗的裕陵,人們為她上謚號為“純貞孝皇后”,朝鮮唯一的皇后,人生就此落幕。
縱觀尹氏一生,13歲糊糊里糊涂的被送入皇宮,一生得不到丈夫的關心和愛護,從未擁有自己的孩子,中年又經歷喪夫、流浪街頭、被日本人隨意凌辱的悲慘境遇,一生可以說凄凄慘慘戚戚,是朝鮮歷史上最悲慘的皇后。
二戰時期,日本發動侵略戰爭,讓無數女性慘死,有的受盡屈辱茍活下來,尹氏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可惜,在眾多罪證面前,日本始終沒有承認過自己犯下的罪行,這不能不讓人覺得悲哀!
#打卡挑戰局#
日本吞并朝鮮的那幾天
1910年5月30日,日本陸軍大將寺內正毅成為第三任朝鮮統監。6月3日,內閣審議通過《對韓施政方針》,決定朝鮮暫時不實行憲法,由直屬于天皇的總督獨攬大權統治朝鮮。統監府被新統治機構總督府取代,寺內正毅擔任首代總督,負責完成吞并工作。
上任前夕,寺內正毅設立并合籌備委員會,切實制定吞并方案。。7月8日,內閣審議通過《并合實行方法細目》,改大韓帝國國號為“朝鮮”。
日韓并合條約
7月23日,寺內正毅拿著并合細目上任。明石元二郎擔任憲兵隊司令官兼統監府警察總長。
8月16日,寺內正毅啟動吞并工作。這天,寺內正毅將大韓總理大臣、朝鮮韓國兩家公認的賣國賊李完用叫到官邸,強迫其接受吞并方案,但形式上又必須有“達成共識的條約”。日本經過深思熟慮后決定使用“并合”一詞,它與具有對等一體化語感的“合邦”“合并”不同,是對滅亡大韓帝國的一種委婉的表述。
李完用原本就認為并合應由己方內閣完成,因此他也沒有理由提出什么像樣的異議。不過,李完用要求國名保留“韓”字,純宗應稱“昌德宮李王殿下”等等。寺內正毅與首相桂太郎商議后,接受了除國名保留“韓”字以外的其他要求。因為如果保留“韓”字,將無法抑制大韓民族主義。
并合一事便達成了共識。18日,大韓帝國召開內閣會議,其中只有學部大臣李容植高呼“君辱臣死”,堅決反對。22日召開御前會議時,李完用擔心李容植采取行動,因此讓他缺席會議。甲午改革失敗后被長期流放的金允植于1907年6月26日解除發配,以名譽中樞院議長的身份出席了大韓帝國的最后一次御前會議。
會議中,眾大臣失魂落魄,以沉默的消極態度同意了李完用的提案,只有金允植一人主張“不可”,但大勢已去,大韓帝國終究要滅亡。純宗皇帝就這樣批準并簽署了吞并大韓帝國的條約,“大韓帝國皇帝陛下將有關大韓帝國的一切統治權完全且永久地讓與日本國皇帝陛下”。
亞洲的屈辱就是歐美的榮光,朝鮮的屈辱就是日本的榮光。尼赫魯曾說,因亞洲新大國的崛起而“初嘗苦果的是朝鮮”。日本吞并大韓帝國是即將到來的亞洲動亂的第一縷烽火。
吞并大韓帝國時的景象
《日韓并合條約》將于1910年8月29日對外公布,在此之前條約簽署一事被絕對保密。不過在此期間,日本已將并合事宜通知各國,也得到了各國的認可。隨著并合日期的臨近,戒嚴狀態逐步升級。24日,《關于禁止政治集會或屋外多眾集會之文件》發布,政治活動被嚴令禁止。當時朝鮮配備有憲兵隊士兵7582人,是憲兵總數9144人的82.9%。一旦被視為危險分子即被拘禁,一切政治演說和集會被禁止,報紙雜志也被實行最高級別的言論管制。
29日終于到來,人們通過報紙得知并合一事。不過由于街上每隔15間(1間約為1.8米)就有一隊憲兵或巡查,因此人們只能默默地接受現實。
朝鮮人民已經完全喪失了希望。《乙巳條約》和第三次《日韓協約》締結后,朝鮮已在事實上等同于與日本合為一體,義兵運動奄奄一息,民眾被置于暴力之下,生活苦不堪言,對自身命運的轉變也早已變得麻木。與此前的條約相比,《日韓并合條約》不過爾爾。雖然有些人仍然對皇帝抱有期待,但對于普通朝鮮百姓來說,只要施行善政,天下更迭也是可以接受的。可見,此時朝鮮的民族主義還是很原始樸素的。
戒嚴的同時,總督府迅速采取了懷柔政策。《朝鮮貴族令》與并合條約同時生效,76名朝鮮人被列為貴族,其中韓圭卨、俞吉濬等六人拒絕接受爵位,歷任大官的金奭鎮自殺,宮內大臣、高宗的妹婿趙鼎九兩次試圖自殺,殉國者在全國相繼出現。此外,總督府還向兩班儒生9 811人發放敬老金,褒獎孝子等鄉村模范,實行大赦,有不法行為的地方官也在赦免之列。而針對普通民眾,總督府則免除此前未繳納的稅款,還在秋收時將地稅減為原來的五分之四,向十三道下發國帑金1700萬日元,用于賑恤和教育補貼等。
這是一場臨刑前的盛宴。朝鮮民眾茫然失措,不知以后的道路將如何坎坷不平。他們仿佛是為了打消自己的不安似的接受了這一“恐怖的饋贈”,以此獲得一絲安寧。朝鮮全國,并沒有出現大規模的集體反抗行動,即使那些反日分子也都處在茫然發懵狀態。
日本迎來了“韓國并合”的時刻,媒體一片禮贊慶祝之聲。為吞并大韓帝國開脫的最有力論據是停滯論和他律性史觀,即認為朝鮮不具備文明化的內在動力,始終被外國勢力欺壓,因此不能再使朝鮮保持保護國的地位,日本迫不得已只能以“并合”的方式將朝鮮升格為日本的一員。
1910年8月29日,日韓并合。東京市內家家戶戶掛起了日之丸旗,日本橋一帶商家大多從下午停止營業,喝酒慶祝。從中午開始,街上就擠滿了人,彩色電車往來不斷,樂隊奏響太鼓和笛子,人們在勝利的喜悅中結隊行進,高呼萬歲。這樣的慶祝場面一直持續到了夜里。二重橋前拜謁皇宮的人絡繹不絕,萬歲之聲響徹云霄。
1、東京市民提燈游行慶祝并合
2、紀念明信片
2021年9月16日,韓國首爾,27°/17°,天氣多云。昌慶宮,首爾的“四宮一廟”之一,正門叫作弘化門,旁邊就是售票處,門票是1000韓元。進門后,是玉川橋,然后是明政門,外殿包括明政殿、文政殿、崇文堂等。再往里走,就是內殿,包括通明殿、景春殿、歡慶殿、集福軒與迎春軒等。知名的景點還有春塘池、大溫室等。昌慶宮與昌德宮是相通的,詳見第4張、第5張照片的簡介和平面圖。
游玩的那天,天氣不錯,也很熱,我感覺自己有點中暑了,在陰涼處坐下休息了一會兒,沒有看見超市,但找到一個飲料自助機,因為不會操作,向一位韓國女士求助,她幫助我完成了購買操作,很是感謝。
我的感覺是,除古建筑物外,昌慶宮就像一個公園,環境、綠化做得很好,因為疫情原因,游客很少,但是有很多韓國人在散步、休息。[比心][贊]
#韓國# #首爾生活游記# #旅游# #隨手拍#
1926年,朝鮮王朝第27代君主,大韓帝國第2任皇帝李坧薨逝,宮女在大造殿外哭!看看真正的韓國王宮宮女是什么樣的。韓國古代服裝就是白色,根本不存在韓劇里那些五顏六色的錦繡服飾。 故韓國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稱。
李坧是朝鮮高宗李熙和明成皇后閔氏夫婦僅存的兒子。1875年冊封王世子,1895年晉升王太子,1897年大韓帝國成立后封皇太子。1910年8月22日,日本強迫韓國簽訂《日韓合并條約》,大韓帝國滅亡。8月29日,李坧下詔退位,降封為昌德宮李王。
“大韓帝國”是朝鮮半島歷史第一個帝國,此前無論是新羅還是高麗,抑或是朝鮮王朝那都是王國的級別,盡管這個所謂的“大韓帝國”在實力上也遠達不到帝國的標準,但人家官宣了,打腫臉充胖子,咱們能怎么辦?
中國女籃的壓力又增大了:美韓混血球員基亞娜?史密斯表態將入籍韓國。
現年23歲的史密斯身高1米80,曾以美國頂級高中生球員的身份入選麥當勞全美挑戰賽。此后史密斯曾于2021-2022賽季砍下12.0分2.7助攻1.0搶斷的數據,幫助路易斯維爾大學殺入NCAA的D1八強。2022賽季她被WNBA的洛杉磯火花隊選中。
今年她參加了WKBL的選秀,目前極有可能被龍仁三星人壽選中。接受采訪時她表示:之前美國3對3籃球代表隊曾向她發來邀請,但被她拒絕了,因為她希望代表韓國參加奧運會并奪得金牌。
上周,史密斯帶著著父母和親戚踏上了韓國的土地。中秋假期期間,她游覽了首爾的光化門、樂天世界塔、傳統市場和昌德宮等景。史密斯表示:“我一如既往地喜歡從小就吃過的韓國燒烤、烤肉和餃子。我以后還想嘗試其他的韓國菜。”
2020年12月12日,隨著韓國tvN電視臺制作的《哲仁王后》古裝劇上映,很快就引起了中韓兩國民眾的熱議,尤其是中國觀眾表示對此片十分無語和反感,男主公然嘲諷秦始皇也就算了,整個劇情惡趣味撲面而來,甚至過分美化朝鮮王朝歷史上的庸君、哲宗大王李昪,實在令人哭笑不得。老承研究朝鮮王朝歷史多年,一直很反感這種類型的影視劇,現實中的哲仁王后是一位賢淑卻苦命的女人,而哲宗李昪則是受盡世間磨難卻無意間登鼎王位的可憐男人。這對夫妻是苦命鴛鴦,并非片中所描繪的那般浪漫。
根據《朝鮮王朝實錄·高宗貞孝太皇帝實錄》記載,哲仁王后金氏是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位于京畿漢陽內的順化坊私第,父親是時任同副承旨的金汶根,母親是興陽府夫人閔氏。哲仁王后的人生悲劇,是一開始就注定的事情。由于當時在位的憲宗大王李奐碌碌無為、子嗣斷絕,本來被流放到江華島的沒落王族李元范被安東金氏集團擁立為朝鮮國君,是為哲宗大王,一時間安東金氏把控朝政,可謂春風得意、大快人心。
為了能夠維持勢道政治的統治,安東金氏繼續在本族女子里挑選合適的王妃人選,打算控制新即位的哲宗,時任同副承旨的金汶根女兒被眾人看中,并于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九月二十七日和哲宗李昪舉行大婚(嘉禮),正式成為李氏王族的女人。
然而,成功嫁入王室的金氏并沒有享受多少快樂和幸福。哲宗和金氏之間曾經有過一個兒子,生于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十月十七日的昌德宮大造殿內,當時夫妻二人都十分開心,哲宗甚至打算將其立為王世子。可是僅一年時間不到,元子就因病早夭,讓他們痛心不已。自此之后,哲宗開始移情別戀,相繼纏綿于淑儀范氏、貴人樸氏和趙氏、宮人李氏和金氏等嬪妃的懷抱中,夜夜笙歌、縱欲無度,致使哲仁王后遭到冷落。特別是哲宗薨逝后,新登基的高宗李熙和興宣大院君希望重振王室威嚴,對安東金氏集團發起猛烈的政治斗爭,結果喧囂一時的安東金氏轟然倒臺,哲仁王后自然難逃波及,處境更加難堪。
在朝鮮史官編修實錄的過程中,記錄下了哲仁王后的點滴往事。透過史官的筆墨,我們可以清晰地察覺到這位苦命女人的心酸。按照《高宗貞孝太皇帝實錄》的記載,哲仁王后金氏是一位寡言且多愁善感的女人,“笑喜怒不形于色”。入宮后,她極力討好和侍奉純元王后金氏,因為她很清楚這位同族的長輩完全可以把自己踢出宮門。想在復雜的宮廷里站穩腳跟,首先要做的便是韜光養晦、抱住強者的大腿。所以,我們可以在《高宗貞孝太皇帝實錄》里看見“事我純元圣母,怡愉洞屬,志物備至”及“圣母憫其勞悴,命歸燕寢,而終不退休”等類似的語句,表明哲仁王后一直在努力生存和掙扎。在侍奉之余,哲仁王后還喜歡讀書,尤其對《五倫行寶》和《孝子編》十分喜愛,以致于每每讀到傷心處就會潸然淚下。她的眼淚,或許并非因書而感,對未來的迷茫與恐懼才是真正的誘因。
哲仁王后是朝鮮王朝歷史上以“勤儉”出名的王妃,她的樸素可以用“極致”來形容,與英祖大王李昑有得一拼。哲仁王后是典型的素食主義者,一生不曾吃肉,“水剌時進御者,只蔬菜而已”。她身上穿的衣服從來看不見名貴的綾羅綢緞,只以“冬綿、夏苧為常服”,一套衣服從頭穿到尾,在當時的朝鮮宮廷內外,幾乎沒人可以做到,以致于史官贊譽為“崇儉之德,殆古后妃所未有也”。
可惜,就是這樣一位好王妃,最后孤獨地在昌慶宮養和殿內薨逝,享年42歲。在臨終前一晚,景福宮的天空電閃雷鳴、大雨磅礴,似乎預示著哲仁王后即將逝去。躺在病榻上的金氏沒有害怕,相反還笑著對旁邊的內官和宮女說道:“雷何壯也。”一代賢妃躍然于紙上,令人佩服至極,也令人為之黯然。
正因為歷史上的哲仁王后金氏是苦命的女人,所以老承今天特別寫下此頭條,抗議《哲仁王后》對歷史的惡心篡改,也希望更多頭條的朋友們可以把老承的作品轉發出去,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了解一個真實的朝鮮王朝和一位值得同情的宮廷女性,傳播歷史正能量。
#我要上頭條##哲仁王后##朝鮮王朝五百年#
本文昌德宮,昌德宮是朝鮮的宮殿之一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39995.html發布于 2024-05-01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