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剛選段(曉菲悅讀:李玉剛與越劇創新融合剛好遇見你)

摘要: 8月科學教育網小李來為大家講解下。李玉剛選段,曉菲悅讀:李玉剛與越劇創新融合剛好遇見你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李玉剛演唱的《剛好遇見你》節奏舒緩,仙氣十足,適合...

8月科學教育網小李來為大家講解下。李玉剛選段,曉菲悅讀:李玉剛與越劇創新融合剛好遇見你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李玉剛演唱的《剛好遇見你》節奏舒緩,仙氣十足,

適合在520和愛人一起聽:

我們抬頭望天空

星星還亮著幾顆

我們唱著時間的歌

才懂得相互擁抱

東倉鼓樂剛剛開通直播一個月,就吸引到30萬的粉絲,獲得打賞4萬多。

李玉剛為東倉鼓樂送了一架飛機!

網友留言:真大方!

當然這不是真飛機,而是抖音上的虛擬禮物,價值428元。

李玉剛為什么要送禮物,除了鼓樂確實好聽,還是為了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

90歲的趙庚辰是西安東倉鼓樂社的“祖師爺”。

滿頭白發的趙庚辰以木凳為鼓,用殘損的手掌擊拍,高聲吟唱古曲《殿前喜》。

《殿前喜》是古時用來在神廟前祭奠神靈演奏的曲牌,老人吟唱的時候韻律隨手拍變化,無字的樂音聽上去很是神秘。

趙庚辰小時候,經常和小伙伴一起去“敬祿倉”看鼓樂演出。

東倉門原來是西安的一條老街,叫敬祿倉,清代是給旗人存糧的糧倉。在這個糧倉的里邊,有一班鼓樂手,名為“東倉鼓樂社”。

東倉鼓樂社在風格上屬于僧派。一般不為婚喪嫁娶奏樂,保持宮廷的莊重風格。東倉鼓樂始于漢,興于隋,脫胎于唐代宮廷燕樂,至今已流傳1400余年。

鼓樂社的“會頭”呂金明看見幾個孩子聰明,就收了趙庚辰他們做徒弟。

學古樂需要口傳心授。開始學笙,后來學笛,再往后就是學管。師傅每天給孩子們“開譜”、“韻曲”。有搗蛋的把韻念錯了,師傅的戒尺就打過去。

趙庚辰跟著師傅勤學苦練,20歲的時候,他就成了好把式。

1957年,農業合作化運動開始。公家對鼓樂社的資助取消。為生計,趙庚辰只能放棄鼓樂,去食堂賣餅。

烤餅的鐵板,上下都有炭火,賣燒餅的活很累,一次,疲憊不堪的趙庚辰不小心撞散了炭火,手臂被燙傷。

手上有傷的趙庚辰挑著擔子賣餅。迷鼓樂的他邊走邊唱。沒人買餅的時候,他以手作槌,在扁擔上敲,在胸脯上敲。蹲廁所時,在屁股蛋上敲,愛鼓樂到癡迷的程度。

有其父必有其子,長子趙筱民也熱愛鼓樂,他認真跟著父親學古樂,學成后的趙筱民開始廣招學員,傳授鼓樂技藝,不久,他成了東倉鼓樂社的常務副社長。

2006年,東倉鼓樂社進駐大唐芙蓉園演出西安鼓樂。

大唐芙蓉園東倉鼓樂社是世界非遺名錄中西安鼓樂的傳承,樂社主管齊興峰說,“以前有朋友知道我們在學鼓樂,還以為就是在農村喪禮上吹拉彈唱的,現在大家知道鼓樂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提升了我們的職業尊嚴感和榮譽感?!?/p>

西安鼓樂被稱為“中國古代音樂的活化石”。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讓我們一起來保護它,支持它的發展。#唐朝的交響樂有多驚艷#

本文李玉剛選段,曉菲悅讀:李玉剛與越劇創新融合剛好遇見你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