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倒閉了貸款要還嗎(信用社倒閉)
8月科學教育網小李來為大家講解下。信用社倒閉了貸款要還嗎,信用社倒閉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第1位網友觀點:
今天,有個大事兒。國家允許包商銀行破產了。這個事兒,盡管可能在預料之中,但是我國的銀行破產倒閉,還是個稀罕事。
歷史上,在包商銀行之前,市場對于銀行倒閉印象較深的,可能就是二十多年前的海南發展銀行,除此之外,我國曾有個別農信社等規模較小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破產倒閉,但總體數量微乎其微。
這件事兒的意義再明顯不過了,即資管新規后,銀行系統也不再安全,投資要自負盈虧。就像當時整個資本市場也很相信,包商的存單不會爆雷一樣,都瘋狂去拿高利率的存單。可最終,銀行終究市場化了,虧了就是虧了,那10%個多點,最后只能讓最終的零售散戶買單!
從今以后,不論你從哪個渠道買的投資產品,也不論是哪個金融機構發行的,投資都自負盈虧。那些告訴你,投資百分之百賺錢的,可能不是騙子,就是你要割你韭菜[驚喜]。
第2位網友觀點:
黑龍江省各地農村商業銀行和信用社,違規違法情況多發,從銀保監局公布的信息來看,絕對占據被處罰各大銀行的首位,本來經濟形式就不好,農村商業銀行還問題一大堆,整頓吧,小心別破產了
第3位網友觀點:
四家銀行已經倒閉,如果你有100萬存款+100萬貸款,能拿回來多少?在很多人眼里,銀行就是安全、穩定可靠的保證,但如果經營不善、策略失誤也是會破產的。
截至目前,已經有四家銀行因為種種原因倒閉,它們分別是:
1、海南發展銀行。1998年海南發展銀行因為盲目放貸,加上房地產泡沫,導致眾多貸款無法收回;另一方面,接手了20多家負債累累的信用社,最終導致破產。
2、汕頭商業銀行。因為高息攬存、賬外貸款等問題,導致破產。
3、河北肅寧商村農村信用社。經營不善,成為首家破產的農村信用社。
4、包商銀行。內部經營問題,2020年8月破產。
問題來了,如果你在一家銀行有100萬存款以及100萬貸款,這家銀行因為種種原因破產了,100萬存款能拿回來嗎?100萬貸款如何處理?
這個問題很好解答。根據銀行的賠付條例,低于50萬的存款,是可以全額賠付的。
如果高于50萬,則根據銀行的清算請款,如果運氣好,可以拿回屬于自己的部分,如果運氣不好,那很有可能一分都拿不到。
那問題來了,銀行的貸款如何處理呢?不好意思,銀行的貸款必須一分不少地還清。
所以銀行雖然相對穩定,但也不是永恒穩定的,畢竟金融市場本身就存在一定風險。所以,各位在選擇銀行的時候盡量選擇相對大體量的銀行。
第4位網友觀點:
#銀行職員騙走千萬存款 儲戶擔責8成#除了工農中建,其他任何銀行我都不存錢,信不著他們啊![呲牙]
之前農村信用社的人卷款跑路的新聞看多了,所有地方銀行,尤其是那些由原來農村信用合作社改制過來的農商行啥的,更加不敢存錢了。
四大行也有風險,所以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當然啦,四個籃子都打了就沒招了[我想靜靜]
第5位網友觀點:
#在農商銀行存錢有保障嗎#
只要是正規的銀行,都是有保障的,而且農商行的利息可能還會高一些。
只不過是在考慮存款的時候,還是要考慮一下風險的問題,我們確實在歷史上有過銀行倒閉破產的案例,類似于海南發展銀行,河北肅寧尚村農信社 ,還有最近的包商銀行。
包商銀行還好,是在存款保險條例頒布之后倒閉的,對于儲戶來說,多少還有點兒保障,但是對于海發展,尚村農信社這兩家銀行倒閉的時候,還沒有出臺存款保險條例,至于當初儲戶存在銀行的錢是不是全部兌現,不得而知。
按照我們現在實行的存款保險條例規定,如果存款的銀行發生倒閉破產,會由存款保險基金現行兌付儲戶不超過50萬元部分的本息和。至于超過50萬元的部分,則需要轉為銀行債務,待銀行破產清算完畢之后再行兌付,至于能不能兌付,或者是兌付多少,這個就看破產清算結果了。
所以,如果選擇銀行存款,尤其是選擇小銀行存款,建議個人賬戶不要超過50萬元。這樣才是最安全的。
第6位網友觀點:
2020年8月,總資產5000多億元的包商銀行宣告破產。大家一定想知道,銀行還安全嗎?儲戶們存在銀行的存款都能如數拿回,不受損失嗎?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我國開始實行的改革開放政策,使我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許多城鄉居民腰上的錢包越來越鼓了,手里大都有了一定的閑錢,如何讓錢生錢,增加更多的財產性收入,是大家都思考的問題。
普遍的想法是,錢生錢即投資理財,既要保證本金安全,還要盡可能賺得更多。但事實上,這種既安全又多賺錢的投資渠道前三十多年確實有,那就是投資買房,以前凡是投資買房的,基本上是穩賺不賠,隨著房價的大幅攀升,收益成倍、十幾倍的上漲,許多人在房地產投資上賺了大錢,發了大財。
可今后在樓市賺大錢這樣的機會難以再出現了,股市、期貨中小投資者又很難把握,收益比較好的基金投資也有一定的風險,即使是以前最有把握的銀行理財產品也沒有了保本這一說,就算最安全的銀行存款也可能會遭遇銀行破產的風險。
截止2020年10月,我國銀行業已有4家銀行申請破產,第一家破產的銀行是1998年5月破產的海南發展銀行,這是一家成立不到3年的銀行;2012年,河北肅寧縣尚村農信社宣布進入破產司法程序,這是第二家破產的銀行;第三家破產的銀行是汕頭市商業銀行;2019年5月24日包商銀行被曝出嚴重信貸危機,被中國銀監會接管一年后移交給新成立的蒙商銀行管理,2020年8月央行正式發布公告稱,包商銀行將被提起破產申請,成為中國第四家破產的銀行。
銀行破產,儲戶們最擔心的當然是存款能否如數拿回來?像包商銀行這種被蒙商銀行接管后才申請破產的方式,儲戶們完全不用擔心,所有的賬戶都已轉入蒙商銀行,之前在包商銀行的存款不受任何影響。
但如果是直接破產的銀行,根據我國《存款保險條例》的規定,儲戶連本帶利最高可獲得50萬元的賠償,超出部分在銀行破產清算后按相應比例賠付。
由此可見,50萬元是一個安全界限,錢多存銀行最妥當的辦法,是多存幾家銀行,每家銀行最高存款額別超過50萬元,即使不幸碰上銀行倒閉,你的存款也會得到全額賠償,不會受損失。
當然,在我們國家也有幾乎根本不用擔心的銀行,那就是獲國家政策支持的國有商業銀行工、農、中、交、建這五大行,這是我國最安全靠譜的銀行。從資金安全的角度考慮,有多少錢存在那里都不用擔心。那資金安全了,相應的存款收益就可能沒有那些城市、農村商業銀行和民營銀行高。你是要安全,還是更看重收益?這個選擇必須自己作出,相信大家都會明白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的道理。
第7位網友觀點:
支付寶的互聯網存款產品被下架,意在避免海南發展銀行倒閉的歷史重演!
據悉,支付寶已經下線了所有互聯網存款產品,why?
因為目前互聯網上的存款產品,存在著高烈度風險。為什么我會如此說,下邊給大家捋一捋這背后的邏輯。
首先,都是誰在互聯網端吸收存款,大多數是中小銀行和地方銀行,這些銀行不像工農建交四大行,不缺儲戶,資金雄厚;因此它們便在互聯網平臺(支付寶、理財通等)上高息吸納存款,同時中小&地方銀行在互聯網平臺競價引款(如同電商平臺上的競價排名引流),更加重了它們吸納存款的成本。
其次,中小&地方銀行高成本吸納的存款,當然不會投給回報低,周期長的實體企業,這輩子都不可能投實體企業了啦;它們一定是把很多高成本存款,貸給或投向高杠桿、高回報的投機領域,才維持了生活這樣子。
這時候問題就來了:高杠桿、高回報一定意味著高風險,一旦中小&地方銀行貸給或投向的業務,出現泡沫破裂,以它們自身的資本實力,是沒辦法應付的了的,最后的結果一定是破產。
那么,被這些中小&地方銀行高利息吸引,把錢存到它們銀行的大眾,就倒霉了。
不要覺得我是在危言聳聽,20多年前,中國第一家倒閉的銀行-海南發展銀行所經歷的事件,就是鐵打的證據。
1990年代,海南被劃為經濟特區,經濟快速發展,尤其是房地產業,出現了驚人的爆炸式增長。
于是,當時的海南中小&地方銀行,也就是海南各地的信用社,不顧自身的資本充足率和資金實力,以高利向民眾吸納存款,然后貸給房地產企業,以謀取暴利。
結果可想而知,隨著海南房地產泡沫的破滅,海南各地信用社貸出去的巨額資金收不回來,實質性破產;最后,海南5家破產的信用社債務關系被海南發展銀行托管,其他資不抵債的29家信用社也被并入海南發展銀行。
可這樣操作也無濟于事,海南房地產泡沫和投機過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海南各地信用社的資金黑洞,最后把海南發展銀行也拖垮了。
1998年6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表公告,關閉海南發展銀行,這是新中國金融史上第一家破產的銀行。
以史為鑒,可知興替,我非常支持這次下架互聯網存款產品;不是不支持新興事物,而是等針對互聯網存款產品,制定好相應的監管法律和風險控制機制后,再上線。
#支付寶下架互聯網存款產品#
第8位網友觀點:
突發,又一銀行破產了。普通老百姓都知道銀行安全,覺得把錢放到銀行,萬無一失?,F實卻打臉了。其實,這次宣告破產的銀行-包商銀行,已經是繼海南發展銀行、河北肅寧尚村農信社后中國第三家破產的銀行。
如果銀行破產,那我們的存款就打水漂了嗎?不會,大陸設立的銀行,會強制要求繳納一定比例的存款保險,如果銀行破產 保險可以賠給你錢,但最高賠50萬。
都知道,如今通貨膨脹嚴重,銀行不管是活期存款,還是定期存款,利率都很低,基本存銀行就是貶值,買理財產品吧,對于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都不懂。而且,2018年開始,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發布了【資管新規】,里面提到禁止“剛性兌付”。說白了,就是以后的理財產品不管風險高低,都不在保本保息,而是隨著市場凈值隨時變化。
錢越來越難賺,我們會進入負利率時代嗎?
本文信用社倒閉了貸款要還嗎,信用社倒閉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41069.html發布于 2024-05-06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