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白癜風發病的三大常見因素(白癜風真的能徹底治愈嗎)
歸納起來有三大因素:
(一)精神神經化學說
很多臨床觀察表明精神神經因素和白癜風的發生有密切的關系。俗話說"愁一愁,白了頭",據估計約有2/3病例在起病或皮損發展階段友精神創傷、過度勞累、思慮過度,病后憂心忡忡,甚至寢食不安、徹夜不眠、寐則夢擾等精神過度緊張情況。
白癜風易發于受摩擦及外傷處。實驗證實,在白斑附近及遠隔部位的正常皮膚上經撓抓刺激后,可使該處皮膚變白,并且白變處有神經纖維退行性變化。白癜風患者常伴發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如白變部出汗異常;伴有斑禿也屢有發現。
(二)自身免疫學說
自身免疫與白癜風發病關系日益引起重視。近年來注意到患者及其親屬可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見有甲狀腺炎、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糖尿病、慢性腎上腺功能不全、惡性貧血、風濕性關節炎、惡性黑素瘤,其他如局灶性腸炎、紅斑狼瘡、硬皮病、支氣管哮喘、異位性皮炎、斑禿等。發病率也比一般人人群高。
而在白癜風患者的血清中亦有人找到抗甲狀腺球蛋白和抗平滑肌、抗胃壁細胞或抗腎上腺組織的器官特異性抗體,且檢出率明顯升高。而且自身免疫性病人中白癜風發生率較一般人群高10-15倍。此外,白癜風患者的同形反應率高。目前傾向認為同形反應屬于一種自體免疫現象。
(三)黑色素細胞自毀學說
白癜風的基本病變是表皮黑色素細胞部分的或完全的喪失功能,導致表皮明顯缺少黑色素細胞及黑色素顆粒。生物合成黑色素(包括酪氨酸)過程中的中間物質(或黑色素前身物質)為單酚或多酚類。
實驗證明酚與兒茶酚等對正常或惡性黑色素細胞都有損傷作用。如焦兒茶酚、對苯二酚、對叔丁酚、苯酚、丁基酚、丁基酸等化學物質可由外界給予誘發白癜風。人們由于職業的原因,接觸并吸收了這些化學品后可誘發白癜風。白癜風發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趨勢,其原因可能和在工業上越來越多地制造和應用一些酚類等化合物有關。
一般對于初發1~2個月的白癜風,一般在接受正規治療1-2月內,白斑就可能完全消失。這是因為初發的白斑,皮損內尚存有尚未被完全破壞的黑色素細胞,我們稱之為“不完全性白斑”,此時及早治療,可望于白斑皮膚基底層的黑素細胞修復、分裂增殖,分泌黑素、并經樹枝狀突起輸送到表皮各層,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白癜風的治療其實也和其它病癥一樣的,都是早治療才能達到早康復的效果。
一般病程超過一年,療程則相應的延長,病程數年甚至數十年者,由于白斑內表皮基底層的黑素細胞完全破壞,甚至毛囊內的黑素細胞亦完全消失,治療就相當困難了。尤其是在白癜風的擴展期,這就代表了白癜風病情的加重,同時在治療的方面就更緊張了。而對于初發期的白癜風來說,要想達到治好的效果是輕而易舉的,因為初發的白斑,面積較小,周圍正常皮膚的黑素細胞可向白斑區移行,亦有助于白斑迅速消失,縮短療程。
白癜風最大的特點就是擴散,是屬于難治性疾病,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治療白癜風病的一個重要原則。需要指出的是,白癜風的初發皮損往往為點狀、小片狀的減色斑,境界模糊,隱約可見,與正常皮膚不易區分,易被誤診為白色糠疹或汗斑等,由于失治、誤治給患者帶來終生痛苦。相反亦有由于面部白色糠疹,無色素痣,貧血痣等被誤診為白癜風而長期治療不效,給患者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這樣的例子在臨床上屢見不鮮。因此,如果發現自身有白斑出現一定要盡早去正規的白癜風專科醫院讓專家去確診治療,只有這樣才能盡量避免誤診,如果是白癜風的話,也可以在白斑初發期,早治療早治好.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435.html發布于 2023-08-02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