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通假字(你必須掌握的文言文通假字)
古字通假,是古代漢語書面語言里音同或音近的字互相借用的現象,又簡稱通假、通借、假借。
古人在使用文字時,常常不用有其本義的本字,卻用了與本字音同或音近的字替代。盡管借字與本字的字形、字義不同,但字音一定相同或相近,所以又有一種更確切的稱謂,叫做“古音通假”。那些被本字借來的字就叫假借字,又叫通假字、通借字、假字、借字、假音、借音。
七年級語文通假字
1昂首觀之,項為之強。《童趣》“強”通“僵”,僵硬
2十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說”通“悅”,高興
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知”通“智”,聰明的
4誨汝知之乎! 《論語》 “女”通“汝” 你
5: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山市》“烏”通“無”,沒有
6 數至八層,裁如星點。《山市》“裁”通“才”,僅僅
7兩則:客問元方:“尊君在不?”《世說新語》“不”通“否”,表疑問
8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傷仲永》:“扳”通“攀”。
9: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木蘭詩》“帖”通“貼”
10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木蘭詩》“火”通“伙”
1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孫權勸學》“邪”通“耶”,語氣詞
12《口技》:滿坐寂然,無敢嘩者。《口技》“坐”通“座”,座位
13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八年級語文通假字
1便要還家《桃花源記》要通邀,邀請。
2八分有奇《核舟記》有通又
3 詘 右臂支船《核舟記》詘通屈,彎曲。
4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記》衡通橫。
5選賢與能。《大道之行也》與通舉 選拔
6矝、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大道之行也》“矝”通“鰥”,老而無妻的人
7蕩胸生曾云。《望岳》曾通層
8兩岸連山,略無闕處。《三峽》“闕”通“缺”,中斷
9吳兒善泅者數百,皆披發文身。《觀潮》“文”通“紋”,畫上紋彩
10余 挐 一小舟《湖心亭看雪》 挐通橈 撐船
11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與朱元思書》“反”通“返
12蟬則千轉不窮。《與朱元思書》轉通囀 鳥叫聲
13才美不外見。《馬說》“見”通“現”,顯露
14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馬說》“食”通“飼”,喂養
15 其真無馬邪?《馬說》“邪”通“耶”,呢、嗎
16 食之不能盡其材《馬說》材通才 才能
17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送東陽馬生序》(“支”通“肢”,四肢)
18同舍生皆被綺繡《送東陽馬生序》(“被”通“披”,穿著)
19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小石潭記》“見”通“現”,出現
20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岳陽樓記》“具”通“俱”,全,皆
21 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屬”通“囑”,囑咐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4535.html發布于 2023-09-22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