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太醫談養生(“養生”的年輕人)

摘要: 第一天,鄭潔就后悔了。痛苦排山倒海而來,她有點吃不消。先是感覺頭暈無力,后來,臉上也覺得干燥,一搓,皮屑就下來了,嘴唇也開始爆皮。中午,她睡了一覺,醒來依然沒有好轉,“洗頭時,感覺...

第一天,鄭潔就后悔了。痛苦排山倒海而來,她有點吃不消。

先是感覺頭暈無力,后來,臉上也覺得干燥,一搓,皮屑就下來了,嘴唇也開始爆皮。中午,她睡了一覺,醒來依然沒有好轉,“洗頭時,感覺腿都軟了”。鄭潔向本刊回憶道,當時她就想,“好好吃飯多好,干嗎要遭這樣的罪?”

具有最先進生物學知識背景的年輕人,就這樣與中國最傳統的養生流派相遇了。32歲的鄭潔生物化學專業出身,現在供職于一家醫藥公司。前段時間,她身體遭遇了重大危機,在朋友介紹下,試圖通過辟谷的方式解決。根據辟谷訓班的要求,她要參加14天。

辟谷說法由來已久,《莊子·逍遙游》中就有所謂“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之后,這也成為道家養生修仙的重要方式。現在人們很少相信修仙一說,但辟谷仍然備受歡迎——媒體上甚至不時有人因辟谷導致疾病加重甚至丟掉性命的新聞。

那些深陷危險“養生”的年輕人

對喜歡談養生的中國人來說,鄭潔的經歷只是其中一個再尋常不過的案例。養生是個異常復雜的世界,它原本只是中國傳統文化一脈,囊括了醫學、修仙玄學等內容,現在,它又混進了一些打著科學幌子的養生流派。

養生也遠遠超過了保養身體、保持健康的范疇,它變成一個能治百病、能解決人生任何問題的方法。眾多養生大師因此崛起,各類養生理念、養生謠言四下流傳,相信他們的人難以計數,既有中老年人,亦有像鄭潔這樣接受過科學訓練的年輕人。

經常有年輕人鄙視中老年人的養生理念,認為他們輕信謠言,事實上,這些年輕人也正不自覺掉入養生的套路中。一些人還為此搭上了錢財、健康,甚至性命。

“大V”們的加持

2018年9月,在深圳工作的鄭潔遭遇了很多年輕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失戀以及工作不順。那段時間,她情緒低沉、精神不振,而且開始失眠,越來越重,常常每晚只能睡三四個小時。此外,她還暴飲暴食,體重直線上升。

在朋友推薦下,鄭潔在深圳報了一個辟谷班,14天不吃任何東西,只喝水,早晚服兩次藥,喝一次紅糖水,每天靜坐,號稱要從宇宙獲取能量,簡稱“采能”。

辟谷又稱“斷谷”、“休糧”,從字面即可理解,為斷絕五谷雜糧之意。道教認為,人食五谷雜糧,會在腸中結成糞便,這是污穢之物,是得道升仙的重大障礙。成仙前,必須辟谷清除腸胃中的穢氣。

在古代,這種做法為人們篤信。眾多史書中亦有相關記載。例如《后漢書》中有一個叫郝孟節的人,不吃飯,只靠含著棗核,活了十年;《舊唐書》中,有道士潘師正,居嵩山二十年間,只吃松葉飲泉水。

養生顯然并非今時今日才有的事,自中國有文字記載以來,就有了養生觀念。“儒士、僧人、道家、醫士等紛紛著書立說,例如《衛生集》、《養生類要》……等。”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勞惠光在《中加傳統養生理論和方法的比較研究》一文中分析道,千百年來,中國養生早已經形成一套龐大而復雜的邏輯體系,它不但研究人體構造,融合了醫學理論,還探討人體與自然的關系,講究“天人合一”、“陰陽平衡”等。

對中國人來說,養生已經遠遠超過醫學、健身的范圍,與傳統哲學觀完美契合,逐漸成為中國人的底層思維邏輯,成為人們認識世界的一種普遍觀念。辟谷一說就是如此,傳統觀念中認為,天人合一,人與自然萬物有共通的構成物質,所以,吃五谷與呼吸空氣具有同等作用。而史書中的記載,更是成為這些養生觀念的有利證據。

唐玄宗李隆基時代,有道士司馬承禎曾享受帝師級待遇補貼,他的重要學說即是“服氣說”,還創立了多達190種服氣方法。這種理論認為,俗人才貪戀酸甜苦辣的五味,而不知道只要服用元氣就足夠了。

這些人無疑是當時最具影響力的“大V”,他們的學說觀念,很容易成為一時風尚。宋代“大V”蘇東坡也曾作《辟谷說》,其中提到,有一個人掉山洞里,沒有吃的,于是學龜息,后終于得救回家,不再吃飯。此外,他還在雜記中記載,人可以靠吸收陽光止餓。

作為中國古代最大的權威與意見領袖,皇帝的態度顯然帶有更大的廣告效果。中國的皇帝,大都是養生的熱心支持者,求長壽求仙者眾。清代最后一任領導人溥儀,可能是中國最具科學素養的皇帝,他曾經公開發表演講,支持中國的科學發展,但生活里,溥儀還是沉迷于養生之道,他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曾提及,每次出宮游玩時,都會要求太監帶上大量藥品,比如燈心水、菊花水、蘆根水、竹葉水等。偽滿洲國期間,溥儀更是常年吃補藥、打營養針,有事沒事叫御醫把脈問診、開各種方子,用打針吃藥來消磨時間。

這些經由歷代意見人士加持的養生理念和哲學觀念,幾乎毫無斷代地傳承到現代,自然也很容易為民眾接受。上世紀80年代,有官方媒體還認真報道過辟谷的新聞:湖北省有25歲的姑娘,曾染重病,臥床八年,一度生命垂危。后辟谷,十年里,粒米未進,卻能行走如常,還能做些家務了。

曾經紅極一時的李一道長也是辟谷的倡導者,號稱弟子三萬,追隨者中有商人馬云、明星王菲等。導演張紀中曾跟著李一辟谷十五天,在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節目上,李一對主持人竇文濤和梁文道說:“張紀中導演來辟谷,一點修行基礎都沒有,他靠自己的力量不行的,我們要幫他疏通經絡,同時他自己學一套方法可以自主地把能量采到身體上來,叫采氣,然后通過我們發功,給他一個能量支撐,所以他是沒有餓感的。一個沒有基礎的人是可以辟谷14天到28天,一個修行人能達到半年到一年左右。”

指導鄭潔辟谷的曾姓“醫師”也對本刊記者說,辟谷能治愈糖尿并高血壓、哮喘,甚至腫瘤和癱瘓病人,自己的搭檔、另一位郭姓醫師正在進行為期100天的辟谷,期間只喝水,不吃東西,不打點滴,照樣接診病人。

據李一介紹,辟谷主要是治病,“導致疾病的根本因素就是毒素。毒素是對我們身體的最大破壞……辟谷就是排毒的一個主要方法”。

2010年,李一就已經被媒體打假,他的養生之道也被認為是故弄玄虛。然而,辟谷之風經久不絕,與之相伴的是辟谷班幾千到上萬元不等的收費。

“別說馬糞,就是人糞,也能吃下去”

那些深陷危險“養生”的年輕人

2014年11月2日,長沙,陳先生家的餐桌上堆滿了瓶瓶罐罐,其中一大半是藥品。他的女婿說他平時是“把藥當飯吃”(@視覺中國 圖)

鄭潔大學學的是生物化學,算上畢業后在湖南一家藥廠的工作經歷,她一共在實驗室呆了八年。如今,她在深圳一家醫藥公司從事產品宣傳。她自稱是“極端理性與極端感性的矛盾體,對一切事物充滿好奇,但也不會全信”。過去的經歷讓她知道,現代醫學不是萬能的,“西醫也只能治愈人類20%的疾病”。

鄭潔有拉肚子、經期不適的毛病,吃了不少藥,但都無濟于事,到醫院體檢,結果是“各項指標都很正常,稍有點輕微的貧血”,回憶到這里,鄭潔忍不住又強調了一遍:“一點點而已!”

隨著年紀增大,絕望感更強烈了。她發現,28歲以前,哪怕熬了夜,第二天依舊可以很精神,不小心吃撐了,運動一下馬上就能消化掉,但28歲以后,一切“都在走下坡路”。于是,她轉而開始求助于傳統的養生學說。

現代醫學確實有著太多無法解決的問題。丁香醫生醫學總監田吉順曾是一名婦產科醫生,他妻子懷孕時有妊娠期糖尿病,嘗試各種藥物治療后,效果都不理想,到臨生之前,莫名其妙就好了。

分娩前,田吉順的妻子卻又毫無征兆地出現了其他問題——羊水幾乎全無,胎兒宮內窘迫,做了急診剖宮產。他當時已經蒙了。之后,在沒有任何高危因素的情況下,妻子發生了產后大出血,被送進ICU搶救,差一步就要切掉子宮了,出血量超過3000ml,大約占身體總血量的3/4。

“我很愛我妻子,整個孕產過程中,我對她絕對盡職盡責,沒有任何操作失誤,我妻子也做了非常正規的孕期檢查和保健,我們做了該做的一切,最終還是發生了。這是誰的責任?”搶救結束后觀察的第一個晚上,田吉順一個人躲在醫生辦公室里痛哭,“在自然面前,人類還是弱小的,很多問題,甚至大多數醫療問題,醫生都解決不了。”

這時候,那些有著眾多歷史記載,以及完整哲學觀念的養生理論,就成為很多人的救命稻草。

像鄭潔這樣的人并非少數,甚至科學知識比她更扎實的人也大有人在。中國科技大學前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朱清時曾介紹說一位僧人在山洞里面修煉幾個月,“吃石頭磨成的粉,聞周圍野花的氣味,就能夠吸收營養”。結果,這遭到科普作者方舟子舉報,認為他宣揚迷信、搞偽科學。

朱清時依然堅信這套理念。2017年,他還發表了《用身體觀察真氣和氣脈》的公開演講,認為真氣可以治病。“我說的這些完全是健身,我們都是普通人,我實驗都是為了身體的好處。”

有觀眾問他,為什么自己感受不到真氣?朱清時回答說:“在你很舒服時,是感覺不到真氣的。真氣的最高境界是感受不到,我能感受到,是因為我有病。”

再一次,朱清時遭到了科學工作者的集體批評。

朱清時篤信真氣背后,其實是全民式的健康焦慮。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氣功熱席卷全國。1986年中國氣功科學研究會成立,理事長為國防科工委科委主任張震寰,“兩彈元勛”錢學森也是氣功堅定的支持者。那時,方舟子在中國科技大學讀書,正是“人體科學”風靡之時,據他回憶,“科大師生中也有許多人熱衷于此,還曾經在科大舉辦過全國特異功能研究大會,請了全國各地的江湖騙子到那里表演”。

“有趣的是,大家的智力水平和了解到的事實與最終接不接受科學并沒有太大關系。”精神病學家杰克·高曼(Jack M.Gorman)告訴本刊,他與人合著了《拒絕真相的人:人們為何不相信科學?》一書,試圖揭開人們抗拒科學證據的復雜因素。在他看來,如果人們“認為他們的個人健康受到了威脅,就會屈服于不科學的想法,特別是當他們真的生病了的時候”。

人民日報社原高級編輯凌志軍在《重生手記》一書中就曾描述過類似的經歷。2007年初,醫生在他的顱內發現兩處疑為腦瘤的病灶,兩天后,又在他的肺部發現腫瘤,由此診斷為“肺癌、腦轉移”的概率為98%,活不過三個月。

死神陰影籠罩下,凌志軍遍訪內科、外科、中醫、西醫。走投無路之際,他也曾把名噪一時的“劉太醫”看作救命稻草。

“劉太醫”名叫劉弘章,自稱“明代太醫劉純之后”,用“祖傳秘方”治好了不少腫瘤病人。見了凌志軍,劉弘章大筆一揮,寫下藥方,建議他先喝三個月“牛筋湯”和“開胃湯”,然后再喝“劉太醫”獨家的“控巖散”。

“劉太醫”稱,牛蹄筋中的膠原蛋白可以“把癌塊緊緊地包裹妝,接著用“家傳秘藥”殺滅癌瘤,就能實現“關門打狗”之效。雖然聽起來像“給一個小孩子講故事”,但凌志軍還是照做了,每天都在妻子精心的準備下喝下一碗又一碗難聞又難喝的湯。

多年以后,凌志軍讀到喬布斯身患癌癥之后曾經吃馬糞治療的事。朋友們都無法想象把馬糞塞進嘴里的情景,可是凌志軍太能理解喬布斯了:“人到了那時候,只要他相信有用,別說馬糞,就是人糞,也能吃下去。它寄托著我們戰勝癌癥的希望。”

流水的大師

鄭潔原本希望熬過第一天情況就會好轉,但現實并非如此。第二天到了,她開始不斷冒冷汗。實在堅持不住了,她只好求助于指導自己的“醫師”。對方給她的建議是,敲打膻中穴。

鄭潔回憶道,讓她感到神奇的是,敲打之后,果然沒有冒過冷汗了。而更讓她感到興奮的是,第三天晚上,她排了第一次“宿便”,此后十余天里,她幾乎每天都要排“宿便”,一天多則五次,少則一次,這讓她感到身體內累積很久的毒素,總算被排了出來。

排毒是傳統養生觀念中最常見的說法之一,市面上,流傳著各種排毒產品和做法。在淘寶搜“排毒”,彈出的產品從刮痧儀、美容儀,到蘆薈軟膠囊、酵素、左旋肉堿等,不一而足,銷量最高的是一款售價在130-260元之間的“電動刮痧儀”,月銷量逼近45000。被譽為“排毒教父”的臺灣地區養生大師林光常,就鼓動乳腺癌患者吃“排毒餐”替代常規治療。

2018年4月,食品工程博士、科普作家云無心曾撰專文分析過排毒理論。根據現代醫學理論,包括人體皮膚、免疫系統、肝臟、腎臟在內的多道防線,完全有能力將有毒物質隔絕或排出體外,而“便”是食物殘渣,不論是消化吸收,還是進入大腸被腸道菌發酵,正常情況下都不會產生毒素。而很多人服用了“排毒”產品后,卻把如腹瀉、肌肉酸痛、惡心等癥狀當作身體在“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