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鱷魚是什么鱷魚呢

摘要: 鱷魚給我們一種很恐怖的感覺,一般在電視上看到,日常生活中很少看到。鱷魚是迄今為止發現存活的最早、最原始的動物之一,也是一種具有極高生態、科學和經濟價值的野生動物。公認的鱷魚種類有2...

鱷魚給我們一種很恐怖的感覺,一般在電視上看到,日常生活中很少看到。鱷魚是迄今為止發現存活的最早、最原始的動物之一,也是一種具有極高生態、科學和經濟價值的野生動物。

公認的鱷魚種類有23種,那么世界上最大的鱷魚是什么?有什么特點和生活習慣?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世界上最大的鱷魚是什么?

世界上最大的鱷魚是灣鱷,是23種鱷魚中最大的一種,又稱河口鱷、咸水鱷、馬來鱷、食人鱷。它位于濕地食物鏈的最高層,是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動物。

它也被稱為“裸頸鱷魚”,因為它是鱷魚目中唯一一種脖子后面沒有大鱗片的鱷魚。

二、灣鱷的外貌特征

一般成年體長3-6米,最長的超過7米,最大的重達1600多公斤。它們是現存最大的爬行動物。

吻:吻窄而長,前喙低,吻背蝕刻明顯。眼睛前面有一個骨脊傾向于吻部,但它們彼此不相連。

鼻子:外鼻孔單一,開口于吻端;鼻道無鼻中隔,鼻道后端有腭帆。

眼睛:大眼睛,橢圓形突出。虹膜是綠色的,有上下眼瞼和透明膜,還有膜腺和淚腺。

耳朵:耳洞在眼睛后面,窄如一條縫。

牙齒:下頜牙列咬合時,與上頜牙列相交于同一垂直面。

頭:頭后無枕鱗,頭后無枕鱗。

脖子:脖子和頭身沒有明顯區別。脖子后面的頸鱗組合成正方形,左右各有一條細長的骨鱗。

軀干:軀干長圓柱形,是頭部的5倍長。腹部呈淡白色,四肢后緣的鱗片成脊狀,呈鋸齒狀。

背部:背部為暗橄欖色或褐色,背部約有16排鱗片,背部中間有6排脊而不是尾巴,尾巴最外面一排脊離開邊緣形成2排尾巴。

尾巴:尾巴厚而扁平,長超過頭部和身體的總和,可以進行有力的攻擊。

四肢:四肢粗壯,后肢長,有五趾,第五趾短,趾底有蹼,外趾全蹼,內兩趾半蹼,內三趾有爪。

三、灣鱷的棲息環境

灣鱷適合生活在不同的濕地,如河口、紅樹林、沼澤等海岸和潮汐帶。這個物種比一般的鱷魚更能耐受海水。

四、灣鱷的飲食習性

灣鱷以大型魚類、泥蟹、海龜、巨蜥和鳥類為食,也捕食野鹿、野牛和野豬。它的咬合力超強,最大個體可達4200斤,一口就能咬碎海龜的硬甲和野牛的骨頭。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之一。

五、灣鱷的領地意識

海鱷的領土意識很強。雄性鱷魚獨占領地,趕走入侵者,一只雄性帶領一群雌性。鱷魚經常在水下,一只眼睛和鼻子露出水面。靈敏的眼睛和耳朵,受到驚嚇,立刻沉了下去。下午陽光明媚,晚上怒火熊熊,小鱷魚紅彤彤的。

六、灣鱷的生長繁殖

1.交配季節在5-6月間,持續數小時,而受精只持續1-2分鐘;視地區而定:泰國品種7-8月產卵,爪哇品種2月甚至能看到鱷魚蛋。

2.灣鱷利用腐爛的草在淡水河沿岸約4米的綠樹成蔭的小山上筑巢,用尾巴掃出一個7-8米的平臺。在平臺上建一個真直徑為3米的巢,每次產卵20-90枚,卵直徑為8055毫米。

3.雌鱷守在窩邊,一直甩著尾巴給窩澆水,溫度保持在30~33。一般經過75天(爪哇)到96天(斯里蘭卡)就可以孵化出幼鱷了。

4.幼鱷孵化長度240mm,一年可達480mm,三年1156mm,重5.2kg,兇猛不羈。

相信你已經知道了以上對灣鱷的介紹,因為灣鱷已經上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紅色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