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保健要點小知識
1、 冬季是一年中養生保健的最佳時期,所以人們會選擇一些滋補食材來食用。除了食療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健康小竅門,如果注意好了,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我們一起學習吧!
一、冬季養生保健要點
2、 冬季天氣寒冷,寒氣凝滯,容易導致氣血循環不暢,使許多舊疾復發或加重。尤其是那些嚴重危及生命的疾病,如中風、腦出血、心肌梗死等。不僅發病率明顯上升,死亡率也急劇上升。所以冬季保健要注意防寒。
3、 冬季人體藏陽,氣血趨向內移,皮膚致密,水濕不易從體表漏出。但由于腎臟和膀胱的氣化作用,一小部分變成津液,遍布全身,大部分變成水,灌入膀胱成為尿液,無形中增加了腎臟的負擔,容易導致腎炎、遺尿、尿失禁、水腫等疾病。所以冬季要注意保養腎臟。
二、冬季養生保健的方法
4、 冬季養生的重要原則是“補腎御寒”。它是人體生命的動力,只有腎臟充滿了氣和活力,身體才能適應嚴冬的變化。保證腎氣旺盛的關鍵是防止嚴寒氣候的侵襲。
三、冬季養生小知識
5、 不要長時間洗澡。秋季洗澡不要洗太久,會使皮膚表面的油脂失去保護,使皮膚更加干燥發癢,甚至引起皺紋和脫水。建議洗澡時間20分鐘,淋浴時間3到5分鐘。很多人喜歡洗熱水澡,尤其是一些雞皮的女生,有“熱水能洗去雞皮”的心理。但實際上,過高的水溫還會破壞皮膚表面的油脂,使毛細血管擴張,加劇皮膚的干燥。建議洗澡溫度最好在24到29度。秋天洗澡不要太勤快。很多人覺得多洗會讓身體變得越來越干凈。其實這樣只會讓你的皮膚越來越干,反而會加重皮膚瘙癢的問題。導致表皮變弱,被細菌和真菌侵入,引起其他皮膚感染。
6、 多運動預防秋乏。要避免中午感到疲勞,保持全天精力充沛,大多數健身教練的建議是多做中等強度的運動,即讓心跳達到目標心率的70%至80%。專家說,“傾聽你身體的聲音。如果你處在一個壓力很大的工作環境中,劇烈運動可能不會讓你感覺更舒服。修瑜伽可能更好,讓大腦放松。”
7、 調整飲食。冬季飲食的營養特點應該是:攝入充足的熱能,與其受寒和活動程度相適應。營養素的比例,含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分別為15~23%、25~35%和60~70%。礦物質的攝入量也要比平時略高。維生素的一部分,特別要注意增加維生素C的需要量.吃足夠的動物性食物和大豆,滿足優質蛋白質的需求,適當增加油脂,其中植物油要達到一半以上。此外,蔬菜、水果、牛奶的攝入也要充足。
四、冬季有養生功效的食物
8、 麥片粥。冬天早餐喝雜糧粥其實是個不錯的選擇。雜豆與雜糧中的蛋白質有蛋白質互補作用,可以提高食物整體蛋白質的利用率。與精米和白面相比,雜糧粥米飯含有更豐富的微量營養素和膳食纖維,有利于改善微量營養素(如B族維生素、鈣、鐵、鋅等)的缺乏。)和膳食纖維。五谷粥還有提高免疫力、安神、通便、改善失眠、美膚潤燥的功效。
9、 梨子。梨被稱為“天然礦泉水”,因為它鮮嫩多汁,含85%的水分,酸甜可口,富含維生素和鈣、磷、鐵、碘等微量元素。自古就有“百果之家”的美譽。冬天空氣干燥,水分少。如果每天能吃一定量的梨,可以緩解干燥,生津潤肺。生梨的最佳吃法,可以明顯緩解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咽干、瘙癢、疼痛、聲音嘶啞、便秘、尿紅等癥狀。煮或蒸梨,如冰糖蒸梨,可滋陰潤肺,止咳化痰,對痛風、風濕、關節炎有防治作用。同時對治療肺熱咳嗽、咽喉腫痛有較好的效果。最佳搭配:以蜂蜜聞名中外的梨糊,用梨和蜂蜜熬制而成,對肺熱久咳的患者有明顯療效。
10、 花生。中醫認為,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能健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理氣、清咽止咳。主治:營養不良,食欲不振,身體虛弱,干咳,少痰,咯血,皮膚紫斑,產婦缺乳,大便干燥。吃新鮮花生的最好方法是帶殼煮。煮熟的花生不僅易于消化吸收,還能充分利用花生殼和內紅衣的醫療保健功能。花生紅衣能抑制纖維蛋白的溶解,促進血小板再生,治療血小板減少癥,防治出血性疾病;花生殼可以降低血壓,調節膽固醇。最佳搭配:紅棗。用紅棗,能健脾補血,止血。對脾虛貧血有一定療效,尤其對女性有益。
11、 烏賊。關于吃肉,民間一直有“四條腿不如兩條腿,兩條腿不如沒有腿”的說法。墨魚營養豐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質13克,脂肪只有0.7克。還含有碳水化合物、維生素A和B、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的物質。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食品。最佳吃法:紅燒、爆炒、清炒、燉菜、涼拌、煲湯,但為防燥,墨魚湯更為合適。最佳搭配:豆腐。也屬于養陰生津的食物。一起吃,還能起到蛋白質的補充作用。
12、 冬季養生首先是保暖,其次是補腎。你可以多吃點食物來達到這個目的。很多人喜歡長時間洗澡,冬天水溫高,這些都是不正確的。有些人冬天不想動,對補腎不利。他們必須多鍛煉,以增強他們的身體抵抗力。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57366.html發布于 2024-12-11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