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最好吃的美食小吃 昌都名吃
8月科學教育網小李來為大家講解下。昌都最好吃的美食小吃,昌都名吃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西藏縣城生活――嘉黎縣小介,旅游景點,美食特產
位于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東南部,位于東經91°09′-94°01′,北緯31°07′-32°00′,地處唐古拉山與念青唐古拉山脈之間。東連昌都市邊壩縣和林芝市波密縣,南臨拉薩市當雄縣、拉薩市林周縣、拉薩市墨竹工卡縣,北依比如縣。行政區域面積為:13069平方千米,嘉黎縣戶籍人口為40518人,常住人口38797人。
旅游景點
1.麥地卡濕地
麥地卡濕地
嘉黎縣麥地卡濕地2003年6月被批準為縣級自然保護區,2004年12月7日被國際濕地公約組織指定為國際重要濕地,2005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2009年被批準為自治區級濕地保護區,目前,已晉升為國家級濕地保護區。湖泊眾多,水資源儲量豐富。
2.上尼屋峽谷
上尼屋峽谷有古老的藏文化遺跡、有美麗的天然風景,這些景觀0著外面的人們。除了這些以外,在這個誘人的峽谷里,還有很多奇觀。這些奇觀會讓你驚嘆,會更加那些膽量大、敢于深入行走的人們。
3.象雄王國遺址
那曲文布地區據說有一古代象雄遺址,建于山腰,石頭建筑,規模宏大。遺址距今約1600多年。象雄王國曾經在青藏高原顯赫一時,苯教就形成于此時。公元8世紀象雄被吐蕃王朝所滅。如今與著名的達果雪山、當惹雍錯并存的象雄遺址存有無數斷壁殘垣,供人憑吊和觀光。
4.阿扎湖
阿扎湖嘉黎縣有很多湖,但最有名的湖是阿扎湖。阿扎湖不僅面積大,方圓有上百畝光景,而且三面靠山,一面通河。河水之綠,山色之美,簡直難描難繪。更奇的是,這個湖一年到頭,忽晴忽雨,變幻莫測。雨雪來時,云霧鋪天蓋地;忽而天晴,又無影無蹤。
5.青嘎神山
在那曲地區嘉黎縣境內。山體系巖石,峰頂云蒸霧罩,在夏季雨后山頂上總有一圈七色彩虹。在延綿的山脈中,高峰林立,群峰競美。因此,人們口頌道:“青嘎神山是寶座上的國王,陽面群山如大臣,陰面群峰似勇士”。
6.絨瑪巖畫和溫泉
那曲絨瑪一帶的山上有很多遠古時代留存下來的巖畫,其中以加林山的巖畫最為著名。隨著季節及時間的變化,許多石頭會呈現出不同的圖畫。 另外,此地還有一數百平方米的溫泉,熱氣終年蒸發不息,泉水高低錯落,汩汩熱流還是治療關節炎和皮膚病的天賜良藥。
7.西藏嘉乃玉錯國家濕地公園
在嘉黎縣農牧民心中是一處神秘的“圣湖”,是智慧命湖,傳說是西方三圣的生命之湖,也就是文殊菩薩的居住之所。
8.恰嘉覺沃西嘎爾東孜山
在那曲地區嘉黎縣境內。是座名副其實的形似銀槍立空的冰峰。它垂直而陡峭。如若從山腳下看其峰頂,頭頂的帽子也會落于腳下。
9.薩旺瀑布
在那曲地區嘉黎縣境內,位于薩旺鄉。該鄉南北各有一條瀑布,南面的叫“朵日曲恰”,北面的叫“益嘎爾曲恰”。它們南北相對,從山頂落入河灘,高有千丈之余,瀑聲震天,霧氣蒸騰,奇麗壯觀。
10.夏躍貢嘎爾神山
在那曲地區嘉黎縣境內。在以它為主峰的山系中聳立著十三座雪山,人稱“卡巴十三”。
西藏縣城生活――巴青縣旅游景點,美食特產。
隸屬于西藏自治區那曲市,地處那曲市東北部,東靠昌都市丁青縣,南傍比如縣、索縣,西接聶榮縣,北鄰青海省雜多縣,全縣行政區域面積9811平方千米,巴青縣常住人口為56200人。[巴青縣地勢北高南低,地處怒江上游,屬高原亞寒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境內有長江、怒江兩大水系。
1.梅木溶洞
位于布龍鄉與巴青縣交界處,溶洞洞口在半山腰,洞洞相套,幽深莫測,距洞1.5公里處,是著名的朝佛地,據稱此地可呈現500多種幻象征。另外,處還有一“神泉”,傳說為龍王的藥水,能治百病。溶洞主要由三個山洞,兩個較小不太深的巖石洞組成。
2.門莫扎嘎山脈
是那曲中部地區群山中最長的一座山脈。其主峰是一座黑、白色巖石組成的不毛山,位于巴青縣境內。從遠處看猶如一幢圓頂殿宇上插著的白海螺。
3.門莫溶洞
位于巴青縣本塔鄉境內,海拔約4700米,距離縣城120公里左右。溶洞因所在地“門莫”(藏文音譯)而得名,洞內原始自然景觀奇絕,以冰柱、冰原和多支洞而稱絕。全洞深度和廣度至今未全部探測完畢,是旅游愛好者和探險愛好者的絕佳所往,是巴青縣重點旅游開發項目。
4.察瑪峰
意為“紅巖峰”。漢文曾譯為“扎瑪者的卡曉”。在巴青縣境內,位于縣城東北。山麓為天然牧場。山中有黃羊、巖羊、狐貍、猜測等野生動物;產蟲草、貝母、大黃、黃連等藥材。
5.雜巴扎峰
亦稱“扎巴扎”,意為“似牛毛帳篷的石山”。在那曲地區巴青縣境內,位于縣城東北。山麓水草豐美,有天然牧場,牧有牦牛、犏牛、綿羊、山羊等。
6.拉根徐曉峰
亦稱“拉根易曉”,意為“弓套形老山”。在那曲地區巴青縣境內,位于縣城東北。海拔5577米。
7.崗欽曲
亦稱“貢欽曲”’意為“大腳河”。在那曲地區巴青縣境內,位于縣駐地西北。
8.多爾索洞措
亦稱“曬冷騰措”。在那曲地區雙湖特別行政區境內,海拔4749米,面積350平方公里,屬鹽湖。
1,酥油糌粑
是藏族人民日常飲食的主要食品之一,也是藏族人民所喜愛的主要食品之一。糌粑是藏族人民每天都要吃的一種小吃,一般在早晨和中午進行食用。
一般家庭主婦和婦女都會用糌粑和面,然后拌上青稞面、酥油等進行蒸熟,就成了酥油糌粑。酥油糌粑又叫“酥油麥”、“酥油糍”等;藏語稱其為“曲西”。
2、拉多黃
藏語叫“拉多達嘎”,藏語稱“拉多”。在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交界處的巴青縣拉多鄉一帶分布。拉多黃是一種名貴的野生藥材,其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散瘀之功效。拉多黃屬藏藥中的極品,是名貴藥品“冬蟲夏草”。
3、藏式酸奶
酸奶,是藏族人民的傳統食品。藏語稱“巴桑”,意為“白色的乳酪汁”,酸奶營養豐富,風味獨特。
“灑咧”是藏語昌都方言音譯詞,叫“過林卡”又叫“耍壩子”,其實就是找個天氣好的日子約上三五好友戶外野餐的意思。
今天我們來到夏烏村山腳下江達縣桑珠灑咧營搭上漂亮的帳篷歡聚一堂,這里有康巴最好的美食,這里有康巴最歡樂的歌舞,這里有康巴人最和諧美麗的心境。“傳奇昌都?卓卓康巴”、“卓卓康巴?灑咧一夏”#我的花樣生話#
[ok]
關裊裊優質美食領域創作者
分享17種從小吃到大的東北菜,相信這些菜作為一個東北人都吃過。喜歡美食的小伙伴,如果你也喜歡東北菜快來收藏吧,有機會做給家人吃啊。走過很多城市,家鄉的味道永遠都是自己最喜歡的味道。尤其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懷念小時候那些簡簡單單的食物。生活在外地的東北人,你在他鄉還好嗎?#美食# #冬日美食季# #我最愛的一道東北菜#
十四行詩‖永生的愛——寫給酥油茶
?
文/椰子寒
?
跳進烈烈的火海
共同化為灰燼
一個青年男子的葬禮
兩個人隨風而逝
?
一個變成茶樹的茶葉
奔赴遙遠的內地
一個變成鹽湖里的鹽
在羌塘的寒冷里
?
走過漫長的路
高山和峽谷踩在腳下
茶與鹽再次相遇
在一杯奶香味的水里
?
美梅措和文頓巴
愛在濾掉冤仇的杯中永生
#西藏##西藏旅游##西藏頭條##昌都##美食##云端十四行#
云端十四行(106)《永生的愛——寫給酥油茶》
下面張路線圖,不是旅游團行程,但帶著詳細的《路書》,每天幾點出發、去哪兒玩、吃什么、住哪兒都寫進去了,需要的寶子們跟我說哈
本文昌都最好吃的美食小吃,昌都名吃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5854.html發布于 2023-10-07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