髕骨骨折術后恢復期怎么掰腿(髕骨骨折手術步驟ppt)
髕骨骨折術后恢復期掰腿需在醫生指導下循序漸進,通過被動屈膝、主動屈伸、器械輔助等方式逐步恢復關節活動度。康復過程需結合冷敷、藥物鎮痛和肌肉力量訓練,避免過早負重或暴力掰腿。
術后早期(2-6周)以被動活動為主。麻醉消退后即可開始踝泵運動預防血栓,術后3天嘗試床邊懸垂小腿,利用重力輔助屈膝至30度。物理治療師輔助的CPM機訓練每日2次,從20度開始每周增加10度。疼痛明顯時可口服布洛芬緩釋膠囊或外用氟比洛芬凝膠貼膏。
2.中期(6-12周)過渡到主動訓練。仰臥位滑墻練習:臀部貼墻,患肢沿墻面緩慢下滑至極限角度保持1分鐘。坐位輔助屈膝:健側腳勾住患踝向后拉動,配合彈力帶阻力訓練股四頭肌。此階段目標達到90-120度屈曲,可結合超聲波治療松解粘連。
3.后期(3個月后)強化功能恢復。使用功率自行車調節座墊高度,從1/4圈踩踏逐步過渡到全周運動。階梯訓練時患肢先上臺階,健側輔助支撐。水中步行訓練利用浮力減輕關節壓力,水溫保持32-35℃。每周檢測一次最大屈曲角度,與健側差距應小于15度。
康復期間出現關節紅腫熱痛需立即暫停訓練,冰敷15分鐘后就醫排查感染或異位骨化。每日訓練前后測量腿圍,腫脹超過2cm需調整康復方案。最終屈膝角度恢復需6-12個月,配合直腿抬高、靜蹲等力量訓練可降低創傷性關節炎風險。定期復查X光確認骨折愈合情況,術后1年內避免跳躍、深蹲等沖擊性動作。
文章版權及轉載聲明:
作者: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http://www.inkvzc.cn/bdf/60148.html發布于 04-14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白癜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