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中人翻譯拼音(耳中人翻譯)

摘要: 您好,今天小編胡舒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耳中人翻譯拼音,耳中人翻譯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一、譯文:譚晉玄,是本縣的一名秀才。2、他很相信一種氣功之術...

您好,今天小編胡舒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耳中人翻譯拼音,耳中人翻譯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一、譯文:譚晉玄,是本縣的一名秀才。

2、他很相信一種氣功之術,每日練習,冬夏不停。

3、練了好幾個月,自己覺得好像有些收獲。

4、有一天,他正盤腿而坐,聽到耳中有很小的說話聲,就像蒼蠅叫一般,說:“可以見嗎?”他一睜眼,就再也聽不見了。

5、他又重新閉上眼、息住氣聽,又聽到方才的聲音。

6、他想:這可能是功已練成,心里暗暗高興。

7、從此,他每日坐下就聽,心里想,等耳中再說話時,應當答應一聲并睜眼看看是什么東西。

8、有一天,果然又聽到那“可以見嗎?”的小小說話聲,他就小聲答應:“可以見了。

9、”很快覺得耳朵中有窸窸窣窣的聲音,像有東西爬出來。

10、他慢慢地睜開眼偷看,果然看到一個小人,高三寸多,面貌猙獰,丑惡得像夜叉一樣,在地上轉著走。

11、他心里暗自驚異,心想不管怎么樣,先看他有什么變化再說。

12、正看著,忽聽鄰居有人來借東西叫門呼喚。

13、小人聽到后,樣子很恐慌,圍著屋內亂轉,好像老鼠找不到窩一樣。

14、譚秀才也覺得神志不清,像掉了魂,不知道小人到哪里去了。

15、隨后他便得了瘋癲病,哭叫不停。

16、家人為他請醫吃藥,治了半年,才漸漸好了。

17、二、原文:清代小說家蒲松齡《聊齋志異》譚晉玄,邑諸生也。

18、篤信導引之術,寒暑不輟,行之數月,若有所得。

19、一日,方趺坐,聞耳中小語如蠅,曰:“可以見矣。

20、”開目即不復聞;合眸定息,又聞如故。

21、謂是丹將成,竊喜。

22、自是每坐輒聞。

23、因俟其再言,當應以覘之。

24、一日,又言。

25、乃微應曰:“可以見矣。

26、”俄覺耳中習習然,似有物出。

27、微睨之,小人長三寸許,貌獰惡如夜叉狀,旋轉地上。

28、心竊異之,姑凝神以觀其變。

29、忽有鄰人假物,扣門而呼。

30、小人聞之,意張皇,繞屋而轉,如鼠失窟。

31、譚覺神魂俱失,不復知小人何所之矣。

32、遂得顛疾,號叫不休,醫藥半年,始漸愈。

33、擴展資料一、創作背景蒲松齡出生于書香世家,他早年也曾想借助科舉入仕,可惜屢試不第,只能以教書為生。

34、他自幼便對民間的鬼神故事興致濃厚。

35、據說,蒲松齡曾為了搜集素材,在家門口開了一家茶館,來喝茶的人可以用一個故事代替茶錢。

36、借助這個方法,蒲松齡搜集了大量離奇的故事,經過整理、加工過后,他都將其收錄到了《聊齋志異》中。

37、蒲松齡每晨起就在大道邊鋪席于地,并擺設煙茶,坐待過往行人,以搜集奇聞異事。

38、每聽到一事,回家后就加以粉飾潤色。

39、康熙元年(1662),蒲松齡22歲時開始撰寫狐鬼故事。

40、康熙十八年春,40歲的蒲松齡初次將手稿集結成書,名為《聊齋志異》,南高珩作序。

41、此后屢有增補。

42、直至康熙二三十九年前后和康熙四十六年,該書還有少量補作。

43、《聊齋志異》的寫作歷時四十余年,傾注了蒲松齡大半生精力。

44、二、作者簡介蒲松齡(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

45、現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

46、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歲。

47、除《聊齋志異》外,蒲松齡還有大量詩文、戲劇、俚曲以及有關農業、醫藥方面的著述存世,總近200萬言。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