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妻在行動(什么叫同妻)

摘要: 中國有80%-90%的gay進入了異性戀婚姻,傷害了無辜的女人。一些Gay迫于父母壓力而結婚。一些gay也希望有自己的后代,結婚自然是很好的選擇。于是將近有一千萬的同妻成為受害者。...

中國有80%-90%的gay進入了異性戀婚姻,傷害了無辜的女人。一些Gay迫于父母壓力而結婚。一些gay也希望有自己的后代,結婚自然是很好的選擇。于是將近有一千萬的同妻成為受害者。Gay對于與女性的肢體接觸都是很排斥的,同妻長期遭受著精神暴力甚至肢體暴力。對于未婚的女性來說,謹防成為同妻也是很重要的。一位同妻在豆瓣整理了《同志騙婚手冊》,警示未婚女性。

同妻現象是一個最富中國特色的現象,在世界任何其他國家都很少見到。造成這種區別的原因是中國文化特別強調結婚和生育,到了強迫癥的程度。她們是被一個弱勢群體傷害的更弱勢者。在專家接觸的同妻里,有位60多歲的老人,竟然還是處女。很多同妻,為了孩子,為了家庭,為了聲譽,忍受一輩子。

同妻:1000萬人的救贖

據青島大學醫學院張北川教授調查,中國15歲以上的男同/雙性戀者應在近1800萬人。考慮到適婚年齡等因素,同妻數量的底線為1000萬較合適。

這至少1000萬的女性,沉默而隱秘,是生活舞臺上無聲的在場者。

漸漸的名為“同妻在行動”的新浪微博、豆瓣小組悄然出現。公益博客“最后一個同妻”,緊隨其后。憑借一群志愿者、研究者、特別是同妻們自身的力量,這個群體正在被集合與組織。

同妻們開始了“發聲練習”。在博客簽名檔,她們寫著:“世界于我,本應是更美好的模樣。”

“同妻”,只是一個伴隨婚姻而被賦予的身份標簽。在婚姻中,它意味日復一日的隱忍和煎熬。婚姻結束,它又代表著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于是,再婚的同妻,沒有多余心力為別人呼吁;離婚的同妻,又寧愿脫離這個群體,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中去。

而同妻們聲討的對象,在婚姻中對立的男同們,其實也是另一個弱勢群體。從這個意義上說,在社會面前,男同和同妻們又是一體的。正如一位網友所說,“要解放男同性戀者的妻子,首先要解放男同性戀者的身心”,同妻問題的部分解決,有賴于同性戀者平權運動的進展。“如果從教育和法律手段,能較好地尊重和保障男同的權益,那么,同妻會大幅減少。”張北川說。

不要為了自己的壓力,犧牲別人的家庭幸福。“都說要怪社會壓力大,但是沒有一個社會會把一個姑娘放在你的床上。”同妻志愿者林一刻其實并不完全贊同張北川教授的觀點,“我們承認男同是少數群體,有些隱秘的憂傷什么的,但是你不能騙了婚以后還自艾自憐,還有些理所應當。你在一個被你傷害的群體面前自艾自憐,有什么意義呢?”

“不能讓同妻覺得,誰讓我這么倒霉,誰讓我們國家和社會對同性戀這么不公平呢?”

承受冷暴力成了同妻每天的必修功課,一位同妻說,“同妻”有一個QQ討論群,“同妻”們在這里傾訴共同的悲慘遭遇。除了遭受長期的冷暴力外,更有不幸的女性要忍受丈夫的拳頭。

“每天他都等我上了床再睡覺。睡覺的時候,他把被子壓得死死的,怕我碰他。任何一個女人,如果不夠自信,對著這樣的丈夫都會垮掉。幸好我夠自信,不管他怎么‘踩’我,怎么說我不好看,我都會回他一句‘開玩笑’。”一位同妻說。

在網上為同妻進行義務咨詢的律師章滕芳表示,雖然《婚姻法》規定,正常程序下,離婚受害一方可能會多一些補償,然而必須提供充分證據。而涉及同妻離婚的現實情況卻是,同妻根本無法為法庭提供有力證據,這其中包括同妻在實際的法庭對峙中,大多不會選擇泄露丈夫GAY的身份。

難題:有效證明配偶是同性戀及配偶婚前存在欺瞞

“以丈夫是GAY的原因離婚嗎?大多數人說不出口,而且幾乎無法取證,很多丈夫可以對妻子承認,但在法庭上對外人承認這一點,太難。何況有些人出于各種原因并不打算放棄婚姻。”“同妻”的婚姻雖然往往在一開始就伴隨著 欺瞞,但立法的空白和取證的困難,“同妻”離婚時無法因被欺瞞而獲得賠償。法律規范的缺失直接導致在面對同性戀丈夫婚前的故意欺瞞和嚴重傷害時,除了進行道德人品上的嚴厲譴責,目前還得不到任何法律上的有效支持。

家庭暴力立法上的不完善,“同性婚姻合法化”,同妻利益如何補償?

“即使成功離婚,財產分配也是極有限的”。章滕芳稱,同妻淪為“弱勢”的原因,最核心的問題是立法的空白。“同志”與“同妻”,被捆綁在一起的社會問題。

同志要正視自己,接受自己,別只躲在女人背后。維生素C(同妻志愿者):我支持未婚同性戀戀愛,我堅決反對他們的婚姻。愛情是私人領域的事情,但是婚姻不僅僅是個人領域的事情,勢必與其他社會關系發生聯系。“今天的社會流動性、信息豐富程度、觀念現代化程度、經濟繁榮程度,都足以支持有想法的男同性戀者過上有尊嚴的生活?全面了解自己的性取向,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心需要,自己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無傷于他人,是尊嚴生活的基礎。”

只有同志主動不與女人結婚,才能減少同妻。

同性戀跟異性戀結婚,傷害的不只是兩個人,而是兩個家庭。很多男同打著“為了家人結婚”的口號,其實還是不能正視自己。如果男同能正視自己,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至少,就會減少很多無辜的同妻。

如果你也想向夢陽老師提問,歡迎搜索并關注微信公眾號:now728